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米兰是在当年新梢上开花的。这样会使得开花部位逐年上移,以致基部叶片接受光照少而脱落,形成头重脚轻树形,非常难看。要防止米兰植株下部叶片脱落,除了在生长过程中使植株下部叶片多见阳光外,还要注意两点。
(1)摘心打顶1年生植株,只需注意摘除过旺的顶尖。2~3年生植株,如主枝间长势不平衡,可在春季晴天的上午,将强的主枝疏掉一部分侧枝,留下的侧枝用绳索拉枝下垂控制其生长;弱的主枝,要摘心或短截,使促发新枝。过旺枝条的短截要狠,最好短于相邻的侧枝。
(2)疏间花序在花序刚形成时,摘去1/2~2/3花朵,这样调节了枝叶生长和花蕾形成对养分的争夺。有充分的养分供应叶片的生长,从而防止了植株下部叶片的脱落。
1
0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古人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当然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兰花,它虽然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那么您知道兰花要怎样喷水吗?您知道兰花喷水需要注意什么地方吗?亲,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学习吧!

兰花要怎样喷水
兰花喷水也就是叶面浇水,就是用喷雾器(喷壶)将兰叶上下叶面,用水喷湿,水要流入芽心,这样的做法很普遍,其实喷水有很多讲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讲究:
1、叶面浇水的时机
太阳下山后或兰叶晒不到太阳,就可用喷雾器将兰叶喷湿,主要功能在补充兰日间叶流失的水分,可视状况喷1-3次,如17-18时、 22-23时、 6-7时,当然时间及次数,看新芽生长状况,来灵活变化运用,叶面浇水主要是模仿山上夜间云雾,在兰叶上结露,兰叶吸收水分,故兰花在山上,久不下雨,仍能存活的主要因素。
2、兰花是否一定要叶面浇水
1)要了解这个问题,主要要看兰花是否缺水,及兰花的吸水特性及环境因素等来考虑,兰花是否需要叶面浇水。
兰花水分的补充,主要是从根部吸取水分,其次才是叶片吸收夜间云雾结露的水分,但因兰花种类不同,兰性不同,所以也不一定浇叶面水,例如,蕙兰根多粗且壮,叶面细长,耐干旱,因此,新芽生长正常,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但是墨兰叶片宽阔,根部较少,喜欢阴凉潮湿,叶面有卷曲或新芽停止生长,就需要浇叶面水,所以,要看兰花种类及新芽生长状况,来决定需不需要浇叶面水。
春兰天草叶片细小、耐干旱,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也能生长,但是在夜间浇叶面水,新芽来的更多,生长更快速,叶子会变软,就要减少浇水。
2)兰花浇水时间的长短,要看兰花水分蒸发状况来决定,浇水太密集,材料过于潮湿,影响兰根水气的交换,会导致烂根,浇水时间间隔太久,会影响新芽生长,因此,只要控制浇水时间,兰花能够正常生长,就不需要叶面浇水,如果兰花叶子发黄、卷曲、新芽停止生长,就必须在正常浇水外,再搭配叶面浇水。
文山佳龙与文山龙的叶子短且硬,在高温干燥的环境,容易僵芽长不大,这盆文山龙已种4年,前几年浇水,夏天从一星期浇一次水,因为新芽僵芽,所以,缩短浇水时间到一天二次,但新芽仍然僵芽烂心,今年改为夜间浇3次叶面水,新芽的生长恢复正常,所以,每一种兰花的特性都不一样,浇水的方法也不一样,要不停的调整改变。
3)环境如果潮湿不通风,就不需要浇叶面水,要加强通风;如果是干燥、高温、阳光强的环境,就需要于夜间浇1-3次的叶面水,以补充日间流失的水分。
4)观察新芽生长的状况,来决定是否浇叶面水,新芽生长多且快,不需要浇叶面水,要注意通风,新芽停止生长,叶面发黄、卷曲,就需要于夜间浇叶面水。
5)要看兰花种类,如果缩短浇水时间间隔,兰花新芽能正长生长,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浇水无法解决僵芽问题,就需要于夜间再浇叶面水。需不需要浇叶面水,取决于兰花的生长需要。
夏天如果缩短浇水时间,兰花能正常生长,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这颗墨兰于去年夏天,一天早晚两次浇大水,盆内材料过湿,影响兰根水气交换,叶尾出现黑色的水渍纹,新芽也停止生长,今年夏天改为夜间浇3次叶面水,新芽恢复正常生长。

兰花要怎样喷水
兰花喷水也就是叶面浇水,就是用喷雾器(喷壶)将兰叶上下叶面,用水喷湿,水要流入芽心,这样的做法很普遍,其实喷水有很多讲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讲究:
1、叶面浇水的时机
太阳下山后或兰叶晒不到太阳,就可用喷雾器将兰叶喷湿,主要功能在补充兰日间叶流失的水分,可视状况喷1-3次,如17-18时、 22-23时、 6-7时,当然时间及次数,看新芽生长状况,来灵活变化运用,叶面浇水主要是模仿山上夜间云雾,在兰叶上结露,兰叶吸收水分,故兰花在山上,久不下雨,仍能存活的主要因素。
2、兰花是否一定要叶面浇水
1)要了解这个问题,主要要看兰花是否缺水,及兰花的吸水特性及环境因素等来考虑,兰花是否需要叶面浇水。
兰花水分的补充,主要是从根部吸取水分,其次才是叶片吸收夜间云雾结露的水分,但因兰花种类不同,兰性不同,所以也不一定浇叶面水,例如,蕙兰根多粗且壮,叶面细长,耐干旱,因此,新芽生长正常,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但是墨兰叶片宽阔,根部较少,喜欢阴凉潮湿,叶面有卷曲或新芽停止生长,就需要浇叶面水,所以,要看兰花种类及新芽生长状况,来决定需不需要浇叶面水。
春兰天草叶片细小、耐干旱,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也能生长,但是在夜间浇叶面水,新芽来的更多,生长更快速,叶子会变软,就要减少浇水。
2)兰花浇水时间的长短,要看兰花水分蒸发状况来决定,浇水太密集,材料过于潮湿,影响兰根水气的交换,会导致烂根,浇水时间间隔太久,会影响新芽生长,因此,只要控制浇水时间,兰花能够正常生长,就不需要叶面浇水,如果兰花叶子发黄、卷曲、新芽停止生长,就必须在正常浇水外,再搭配叶面浇水。
文山佳龙与文山龙的叶子短且硬,在高温干燥的环境,容易僵芽长不大,这盆文山龙已种4年,前几年浇水,夏天从一星期浇一次水,因为新芽僵芽,所以,缩短浇水时间到一天二次,但新芽仍然僵芽烂心,今年改为夜间浇3次叶面水,新芽的生长恢复正常,所以,每一种兰花的特性都不一样,浇水的方法也不一样,要不停的调整改变。
3)环境如果潮湿不通风,就不需要浇叶面水,要加强通风;如果是干燥、高温、阳光强的环境,就需要于夜间浇1-3次的叶面水,以补充日间流失的水分。
4)观察新芽生长的状况,来决定是否浇叶面水,新芽生长多且快,不需要浇叶面水,要注意通风,新芽停止生长,叶面发黄、卷曲,就需要于夜间浇叶面水。
5)要看兰花种类,如果缩短浇水时间间隔,兰花新芽能正长生长,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浇水无法解决僵芽问题,就需要于夜间再浇叶面水。需不需要浇叶面水,取决于兰花的生长需要。
夏天如果缩短浇水时间,兰花能正常生长,就不需要再浇叶面水,这颗墨兰于去年夏天,一天早晚两次浇大水,盆内材料过湿,影响兰根水气交换,叶尾出现黑色的水渍纹,新芽也停止生长,今年夏天改为夜间浇3次叶面水,新芽恢复正常生长。
0
2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文竹 株形优雅,清新脱俗,受到了许多文艺范花友的青睐,包括小编自己也是个“文竹迷”。虽然文竹并不难养,但小毛病却不少,比如叶子发黄的情况(小编家里的几颗文竹也有两棵发黄了~)。所以很多花友想知道,文竹叶子发黄要不要剪掉,文竹叶子发黄怎么办等,那么,接下来说说文竹叶子发黄怎么办。

竹叶子发黄该不该剪掉
首先,我先来回答花友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文竹叶子发黄该不该剪,怎样剪;
一般情况下,文竹的叶子一旦发黄了是没法再变绿,只有重新长出新叶才是绿色。所以为了不影响文竹的观赏性,小编建议把发黄的叶子剪掉,还有就是在剪掉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造型来修剪。
接下来就是文竹叶子发黄怎样处理的问题了;
除了把发黄的叶子剪掉以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找到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竹叶子发黄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引起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花友根据自己的文竹实际养护情况,仔细排查。
1.最常见的就是浇水不当引起的叶子发黄,如果是浇水多了则文竹叶子发黄的面积比较大,枝叶都会发黄如图二就是典型的浇水过多叶子枝条都发黄了;而浇水少了,则是从叶尖开始发黄的,平时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就可以了,切记不可积水。
2.光照的原因,文竹是阴的植物,如果光照强烈照射,则会导致黄叶。
3.施肥的问题,这个比较容易判断,看近期是否施过肥。
4.空气不流通,有的花友养护环境很封闭,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花友,空气不流通也是导致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之一。

文竹正确日常养护方法
1.土壤。盆栽文竹要求盆土疏松、排水良好。常用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或加少量砻糠灰配制。
2.光照与温度。文竹喜阴凉湿润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较好。夏季怕强阳光,故应放置在通风半阴处,否则会造成枝叶发黄,叶片脱落。冬季不耐霜冻,在秋末应搬到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3.水分。盆土要于湿相宜,长期干旱会使叶尖焦黄,而过湿易使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天气干燥时,需向叶面及地面喷水。水要浇透,不干不浇,以不积水为宜。同时浇水忌用“洒水法”,以免造成表湿里干。
4.肥料。为了不使植株过高,在生长期间,施肥不必太勤太浓。一般春秋季节每隔10天施1次肥。夏季气温高,应停止施肥,以免烂根。入冬停止施肥。
5.换盆。文竹一般2年换盆1次,使植株与盆的大小适宜,同时换上疏松、富有营养的盆土,并需保护好原有植株的护心土,使文竹能更好地生长。

竹叶子发黄该不该剪掉
首先,我先来回答花友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文竹叶子发黄该不该剪,怎样剪;
一般情况下,文竹的叶子一旦发黄了是没法再变绿,只有重新长出新叶才是绿色。所以为了不影响文竹的观赏性,小编建议把发黄的叶子剪掉,还有就是在剪掉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造型来修剪。
接下来就是文竹叶子发黄怎样处理的问题了;
除了把发黄的叶子剪掉以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找到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竹叶子发黄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引起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花友根据自己的文竹实际养护情况,仔细排查。
1.最常见的就是浇水不当引起的叶子发黄,如果是浇水多了则文竹叶子发黄的面积比较大,枝叶都会发黄如图二就是典型的浇水过多叶子枝条都发黄了;而浇水少了,则是从叶尖开始发黄的,平时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就可以了,切记不可积水。
2.光照的原因,文竹是阴的植物,如果光照强烈照射,则会导致黄叶。
3.施肥的问题,这个比较容易判断,看近期是否施过肥。
4.空气不流通,有的花友养护环境很封闭,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花友,空气不流通也是导致文竹叶子发黄的原因之一。

文竹正确日常养护方法
1.土壤。盆栽文竹要求盆土疏松、排水良好。常用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或加少量砻糠灰配制。
2.光照与温度。文竹喜阴凉湿润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较好。夏季怕强阳光,故应放置在通风半阴处,否则会造成枝叶发黄,叶片脱落。冬季不耐霜冻,在秋末应搬到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3.水分。盆土要于湿相宜,长期干旱会使叶尖焦黄,而过湿易使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天气干燥时,需向叶面及地面喷水。水要浇透,不干不浇,以不积水为宜。同时浇水忌用“洒水法”,以免造成表湿里干。
4.肥料。为了不使植株过高,在生长期间,施肥不必太勤太浓。一般春秋季节每隔10天施1次肥。夏季气温高,应停止施肥,以免烂根。入冬停止施肥。
5.换盆。文竹一般2年换盆1次,使植株与盆的大小适宜,同时换上疏松、富有营养的盆土,并需保护好原有植株的护心土,使文竹能更好地生长。
1
3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培养#文竹 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①光照与温度。文竹喜阴凉湿润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较好。夏季怕强阳光,故应放置在通风半阴处,否则会造成枝叶发黄,叶片脱落。冬季不耐霜冻,在秋末应搬到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②水分。盆土要于湿相宜,长期干旱会使叶尖焦黄,而过湿易使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天气干燥时,需向叶面及地面喷水。水要浇透,不干不浇,以不积水为宜。同时浇水忌用“洒水法”,以免造成表湿里干。
③肥料。为了不使植株过高,在生长期间,施肥不必太勤太浓。一般春秋季节每隔10天施1次肥。夏季气温高,应停止施肥,以免烂根。入冬停止施肥。
④土壤。盆栽文竹要求盆土疏松、排水良好。常用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或加少量砻糠灰配制。
⑤文竹一般2年换盆1次,使植株与盆的大小适宜,同时换上疏松、富有营养的盆土,并需保护好原有植株的护心土,使文竹能更好地生长。

拓展:文竹应怎样科学管理
文竹的栽培介质可以用等体积的壤土和腐殖土混合而成,可在2-3月份换盆,1个月以后可进行追肥,氮和钾肥的比例可以略高一些。花盆应置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冬季应放朝南向阳房间,室温不低于5℃便可安全越冬。盆内土壤以湿润状为最佳。




顺道说下,文竹新枝嫩头枯焦怎么办?
文竹的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初夏新长枝叶尖端枯焦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盆土过干,或氮肥不足,施人了浓肥或“生肥”,而造成嫩头枯焦。另外,文竹属攀缘植物,长高时,必须有支柱或绳索,让它引索而上。否则,由于顶梢弯曲下垂,影响水肥供应,也会发生枝叶顶端的枯焦等情况。文竹在生长期,宜放置在通风的半阴处,盆土宜湿一点,不要断水,还可施人以氮为主的块粒肥料,或吃剩的牛奶瓶残汁掺水后浇水。这样,文竹就能生长茂绿,青翠欲滴,惹人喜爱,嫩头枯焦现象也可以避免。

①光照与温度。文竹喜阴凉湿润环境,在散射光下生长较好。夏季怕强阳光,故应放置在通风半阴处,否则会造成枝叶发黄,叶片脱落。冬季不耐霜冻,在秋末应搬到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5℃以上,就能安全越冬。
②水分。盆土要于湿相宜,长期干旱会使叶尖焦黄,而过湿易使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天气干燥时,需向叶面及地面喷水。水要浇透,不干不浇,以不积水为宜。同时浇水忌用“洒水法”,以免造成表湿里干。
③肥料。为了不使植株过高,在生长期间,施肥不必太勤太浓。一般春秋季节每隔10天施1次肥。夏季气温高,应停止施肥,以免烂根。入冬停止施肥。
④土壤。盆栽文竹要求盆土疏松、排水良好。常用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或加少量砻糠灰配制。
⑤文竹一般2年换盆1次,使植株与盆的大小适宜,同时换上疏松、富有营养的盆土,并需保护好原有植株的护心土,使文竹能更好地生长。

拓展:文竹应怎样科学管理
文竹的栽培介质可以用等体积的壤土和腐殖土混合而成,可在2-3月份换盆,1个月以后可进行追肥,氮和钾肥的比例可以略高一些。花盆应置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冬季应放朝南向阳房间,室温不低于5℃便可安全越冬。盆内土壤以湿润状为最佳。




顺道说下,文竹新枝嫩头枯焦怎么办?
文竹的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初夏新长枝叶尖端枯焦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盆土过干,或氮肥不足,施人了浓肥或“生肥”,而造成嫩头枯焦。另外,文竹属攀缘植物,长高时,必须有支柱或绳索,让它引索而上。否则,由于顶梢弯曲下垂,影响水肥供应,也会发生枝叶顶端的枯焦等情况。文竹在生长期,宜放置在通风的半阴处,盆土宜湿一点,不要断水,还可施人以氮为主的块粒肥料,或吃剩的牛奶瓶残汁掺水后浇水。这样,文竹就能生长茂绿,青翠欲滴,惹人喜爱,嫩头枯焦现象也可以避免。

0
2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孔雀竹芋 叶子发黄:孔雀竹最怕阳光直射
孔雀竹芋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孔雀竹芋的叶片发黄,我们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孔雀竹芋叶子发黄分析及处理方法

1、浇水过多: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2、浇水过少: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3、光照过强:孔雀竹芋喜阴凉地光照太过于强烈,会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4、光照不足: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施肥过多: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6、施肥过少: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孔雀竹芋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

知识扩展:孔雀竹芋的叶子卷边是怎么回事?
处理方法:孔雀竹芋类植物最怕阳光直射,直射光照射后会引起卷叶、干边,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摆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处。最佳生长温度为22℃左右。若夏季温度高于35℃,不仅植株生长停滞而且叶色变黄失去观赏价值。冬季温度低于15℃则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叶片易卷缩,低于5℃易受寒害,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室温宜保持在13℃以上。

孔雀竹芋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孔雀竹芋的叶片发黄,我们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孔雀竹芋叶子发黄分析及处理方法

1、浇水过多: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2、浇水过少: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3、光照过强:孔雀竹芋喜阴凉地光照太过于强烈,会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4、光照不足: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施肥过多: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6、施肥过少: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孔雀竹芋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

知识扩展:孔雀竹芋的叶子卷边是怎么回事?
处理方法:孔雀竹芋类植物最怕阳光直射,直射光照射后会引起卷叶、干边,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摆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处。最佳生长温度为22℃左右。若夏季温度高于35℃,不仅植株生长停滞而且叶色变黄失去观赏价值。冬季温度低于15℃则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叶片易卷缩,低于5℃易受寒害,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死亡。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室温宜保持在13℃以上。

2
1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白掌 种植在家里很容易叶片发黄,造成白掌发黄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积水引起的。具体白掌叶片发黄的原因有哪些呢?希望下面提供的相关资料能够帮到大家。

白掌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环境突变的原因,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突然变化太大,或者是换盆伤根了需要缓苗,而造成的叶子发黄。
解决办法: 减少环境的变化程度,等其适应过来即可。
2、浇水过多导致白掌叶子发黄(水黄):白掌虽可水培但并不代表土培需要大量频繁浇水,尤其是浇水量少且次数多的情况下,水分容易停留在根茎连接处,引起生长点腐烂致死。表现出嫩叶暗黄无光,新梢萎缩。
解决办法: 在种情况,应减少浇水次数,每次等基质中的水分稍干后再浇一次透水。
3、土壤变碱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白掌喜酸性土壤,如果在北方种植, 由于水质和土质均偏碱性,长期施用则出现叶子渐退色变黄甚至脱落。
解决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浇经过发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4、暴晒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灼黄):强烈阳光直射,易引起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
解决办法:移到阴处通风处即可。
6、阳光不足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缺光黄):白掌在冬季及早春需要较好的光照,不要荫蔽。
解决办法: 光照渐强时要逐渐遮阳,如果在荫蔽处欣赏的,不可直接放于阳光下曝晒。否则会因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出现不适,表现为萎蔫、黄叶,甚至枯死。
7、温度不适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白掌生长要求半阴地方,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易出现叶子发黄。叶色暗淡,失去光泽。长期低温液会引起地上部位枯黄。
解决办法: 调节好温度即可,特殊情况可移至空调房内!
8、施肥过多导致白掌叶子发黄(肥黄):施肥过多,表现为老叶尖变黄枯落,新叶肥厚有光泽但凹凸不舒展。
解决办法: 可在表面撒上一层小白菜或萝卜种子,出苗后几天再拔掉,以消耗养分。
9、病虫害导致白掌叶子发黄:如有害螨害危害,则叶片表现萎蔫、光泽淡化、黄枯等不良症状。
解决办法: 可喷施螨类专杀药剂进行防治,如三氯杀螨醇、尼索朗、哒螨灵等。


白掌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环境突变的原因,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突然变化太大,或者是换盆伤根了需要缓苗,而造成的叶子发黄。
解决办法: 减少环境的变化程度,等其适应过来即可。
2、浇水过多导致白掌叶子发黄(水黄):白掌虽可水培但并不代表土培需要大量频繁浇水,尤其是浇水量少且次数多的情况下,水分容易停留在根茎连接处,引起生长点腐烂致死。表现出嫩叶暗黄无光,新梢萎缩。
解决办法: 在种情况,应减少浇水次数,每次等基质中的水分稍干后再浇一次透水。
3、土壤变碱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白掌喜酸性土壤,如果在北方种植, 由于水质和土质均偏碱性,长期施用则出现叶子渐退色变黄甚至脱落。
解决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浇经过发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4、暴晒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灼黄):强烈阳光直射,易引起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
解决办法:移到阴处通风处即可。
6、阳光不足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缺光黄):白掌在冬季及早春需要较好的光照,不要荫蔽。
解决办法: 光照渐强时要逐渐遮阳,如果在荫蔽处欣赏的,不可直接放于阳光下曝晒。否则会因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出现不适,表现为萎蔫、黄叶,甚至枯死。
7、温度不适导致白掌叶子发黄:白掌生长要求半阴地方,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易出现叶子发黄。叶色暗淡,失去光泽。长期低温液会引起地上部位枯黄。
解决办法: 调节好温度即可,特殊情况可移至空调房内!
8、施肥过多导致白掌叶子发黄(肥黄):施肥过多,表现为老叶尖变黄枯落,新叶肥厚有光泽但凹凸不舒展。
解决办法: 可在表面撒上一层小白菜或萝卜种子,出苗后几天再拔掉,以消耗养分。
9、病虫害导致白掌叶子发黄:如有害螨害危害,则叶片表现萎蔫、光泽淡化、黄枯等不良症状。
解决办法: 可喷施螨类专杀药剂进行防治,如三氯杀螨醇、尼索朗、哒螨灵等。

1
1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白掌叶子下垂的解决办法: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白掌,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有养殖过白掌的花友们都遇过同一个情况,就是白掌叶子下垂!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办呢?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需要知道白掌下垂的原因,才好对症下药。下面我们一起去学习解决白掌叶子下垂的办法吧!

导致白掌叶子下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缺水
解决办法:在缺水的情况下,白掌叶子会下垂,一般这种情况,浇水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2、光照
解决办法:白掌经不住烈日晒,光照过于强烈会出现叶子下垂的情况,养护环境应该在通风的散光下,适当背阴也可以。
3、缓苗
解决办法:有的白掌是刚买回来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缓苗,浇好水然后再阴凉处缓苗就可以了。
4、湿度
解决办法:这种情况多在冬季出现,有的花友的养护环境冬季室内湿度小,而且通风不好,白掌出现叶子下垂很正常,这种情况要多喷水增加湿度。

拓展知识-白掌的养护及文化:
一、白掌的养护
1、在培养白掌的时候,盆栽的土需要疏松、排水等要求,栽培幼苗的时候需要选用良好的机制,酸碱度要保证在5.5左右。
2、温度是一个白掌能否开出好看的花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白掌温度培育比较高,一般建议25摄氏度左右,所以初夏白掌开的比较好。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最好保证日常的温度。不然受冻、灼伤、脱水都是常有的事情。
3、湿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事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幼苗期的时候,如果空气比较干燥,那么叶子就会出现发黄的现象,但是湿度不能太低,如果湿度低可适当的提升温度。
4、光照对于白掌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其有需要阴生,只有少量的散射即可,只要不要阳光直射就好。、
5、肥料比较重要,在生长期和成株期其的施肥施不同的,生长期营养液需要比较浓稠,而成株其就相对要稀薄。

二、白掌的文化
1、花语:一帆风顺。
2、白掌物语:美好、高洁、贤德、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3、寓意:白掌酷似鹤翘首,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给人“纯洁平静、祥和安泰”美感,被称为“清白之花”。民间觉得白鹤芋有一种吉祥的寓意,按花的形象得名“一帆风顺”。白鹤芋花叶美,轻盈多姿,生长旺盛,且又耐阴,深受人们的青睐,常用于室内美化装饰。
白掌,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有养殖过白掌的花友们都遇过同一个情况,就是白掌叶子下垂!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办呢?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需要知道白掌下垂的原因,才好对症下药。下面我们一起去学习解决白掌叶子下垂的办法吧!

导致白掌叶子下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缺水
解决办法:在缺水的情况下,白掌叶子会下垂,一般这种情况,浇水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2、光照
解决办法:白掌经不住烈日晒,光照过于强烈会出现叶子下垂的情况,养护环境应该在通风的散光下,适当背阴也可以。
3、缓苗
解决办法:有的白掌是刚买回来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缓苗,浇好水然后再阴凉处缓苗就可以了。
4、湿度
解决办法:这种情况多在冬季出现,有的花友的养护环境冬季室内湿度小,而且通风不好,白掌出现叶子下垂很正常,这种情况要多喷水增加湿度。

拓展知识-白掌的养护及文化:
一、白掌的养护
1、在培养白掌的时候,盆栽的土需要疏松、排水等要求,栽培幼苗的时候需要选用良好的机制,酸碱度要保证在5.5左右。
2、温度是一个白掌能否开出好看的花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白掌温度培育比较高,一般建议25摄氏度左右,所以初夏白掌开的比较好。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最好保证日常的温度。不然受冻、灼伤、脱水都是常有的事情。
3、湿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事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幼苗期的时候,如果空气比较干燥,那么叶子就会出现发黄的现象,但是湿度不能太低,如果湿度低可适当的提升温度。
4、光照对于白掌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其有需要阴生,只有少量的散射即可,只要不要阳光直射就好。、
5、肥料比较重要,在生长期和成株期其的施肥施不同的,生长期营养液需要比较浓稠,而成株其就相对要稀薄。

二、白掌的文化
1、花语:一帆风顺。
2、白掌物语:美好、高洁、贤德、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3、寓意:白掌酷似鹤翘首,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给人“纯洁平静、祥和安泰”美感,被称为“清白之花”。民间觉得白鹤芋有一种吉祥的寓意,按花的形象得名“一帆风顺”。白鹤芋花叶美,轻盈多姿,生长旺盛,且又耐阴,深受人们的青睐,常用于室内美化装饰。
0
0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鸭掌木 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鸭掌木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鸭掌木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因此,鸭掌木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主要介绍鸭掌木的繁殖方法。

鸭掌木的繁殖方法
鸭掌木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鸭掌木播种繁殖:
在1月份后采收黑色球形浆果,用细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瘪种粒,即可得到干净饱满的种籽,可行随采随播,也可先行沙藏催芽,等种粒裂口露白后,再行盆播或地播。
用腐叶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 ℃,保持盆土或苗床湿润,随采随播者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约15~20 天即可出苗,经沙藏催芽后再行播种者,在适温下一周后即可出土。
生长良好,出苗后应及时搭棚遮荫,秋季给予全光照,冬季加盖地膜防寒,只要苗床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 ℃,一般可平安过冬。留床培育一年,再行扩距移栽,或直接用于上盆。
鸭掌木扦插繁殖:
鸭掌木扦插繁殖的土插、水插、全光雾扦插、高枝压条
鸭掌木土插:结合换盆、春季重剪或春初尚未发芽前,剪取长10~15厘米的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去掉下端叶片,保留顶端3~4片叶片,下端剪成斜面。
事先用小木棍在基质上钻好小孔,将插穗的2/3插人以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为基质的盆中,每盆单株或3株。扦插后喷水保持湿润,放在室内弱光处,晴天每天喷一次水,阴雨天依具体情况而定。
室温保持15~25℃,扦插后1个半月可生根。生根后15~30天,移栽至以5份园土、3份腐殖土、2份细沙混匀成基质的盆中,浇透水,置于半阴处,1周后移至正常光照下。
鸭掌木水插:选用矿泉水瓶或玻璃杯、高脚玻璃瓶、罐头瓶,冲洗干净,作为容器。将剪下的长8厘米的插穗下端剪成平口,只留顶端3~4片叶片。容器灌满清水后,将插穗插人容器设法悬在水中不可触及容器壁或底部。
扦插数量视容器大小而定。用透明塑料袋把插穗罩好,置于散射光处,室温保持15~25℃。当插穗底部长出1~2厘米长的白根时移出上盆,移栽方法同上。也可移入更美观的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容器内进行水培。
全光雾扦插:用塑料薄膜或小玻璃温室创造高湿度的小环境,使鸭掌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快速繁殖。先将扦插槽底铺一层砖,上面铺一层厚30厘米已消毒的素沙土,选当年生长8厘米的嫩枝为插穗,插穗的处理同前。
将插穗的2/3插人素沙土中,插后喷雾。室温保持15~25℃,每天叶面喷水1次。生根后即可移栽,方法同前。
高枝压条:4~6月选取2年生枝条,环状剥皮,宽1厘米,用1份湿苔鲜或针叶土与1份田园土混合后包住伤口,用塑料薄膜扎紧两端。晴天每天用注射器浇水,保持基质的湿度。生根后从与母株相连处剪断,即可移栽,方法同前。

鸭掌木栽培注意事项
1、控制光照
鸭掌木夏季最适宜生长环境为半阴条件,
所以夏季生长季节要放在荫处养护,户外栽植需用70% 遮阳网遮荫,防止烈日暴晒,以免叶片灼伤、叶色暗淡;冬季不须遮光,每天有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就能生长良好。斑叶品种,光照太强或太弱,都会导致叶片的斑块不明显,失去应有的观值。
2、适量浇水
夏季气温高,要保证一定的浇水量,可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不待干透就应及时浇水。天气干燥时, 还应向植株喷雾增湿,也可以进行叶面喷水,并注意增加环境湿度。春、秋季可一周浇水两次,冬季可适当控水。如水分供需失调,土壤太干或太湿,或者长期置于阴暗场地,易引起叶片脱落。
3、定期施肥
3~9 月为生长旺季,隔 2~3 周施用一些复合肥或饼肥水。花叶品种施肥不宜太多(尤其氮肥),否则叶片变绿,失去原有品种特征。斑叶品种要少施氮肥,防止斑块颜色变淡或消失。
4、整形修剪
鸭掌木易萌发徒长枝,平时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进侧枝萌生,保持良好的树形。幼株进行疏剪和轻剪,以造型为主。老株体形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重剪,剪除大部分枝条,同时也须将根部切去一部分,重新盆栽,使新叶萌发。
鸭掌木养殖技巧
鸭掌木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鸭掌木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
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鸭掌木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鸭掌木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鸭掌木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种植鸭掌木的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鸭掌木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鸭掌木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因此,鸭掌木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主要介绍鸭掌木的繁殖方法。

鸭掌木的繁殖方法
鸭掌木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鸭掌木播种繁殖:
在1月份后采收黑色球形浆果,用细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瘪种粒,即可得到干净饱满的种籽,可行随采随播,也可先行沙藏催芽,等种粒裂口露白后,再行盆播或地播。
用腐叶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 ℃,保持盆土或苗床湿润,随采随播者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约15~20 天即可出苗,经沙藏催芽后再行播种者,在适温下一周后即可出土。
生长良好,出苗后应及时搭棚遮荫,秋季给予全光照,冬季加盖地膜防寒,只要苗床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 ℃,一般可平安过冬。留床培育一年,再行扩距移栽,或直接用于上盆。
鸭掌木扦插繁殖:
鸭掌木扦插繁殖的土插、水插、全光雾扦插、高枝压条
鸭掌木土插:结合换盆、春季重剪或春初尚未发芽前,剪取长10~15厘米的1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去掉下端叶片,保留顶端3~4片叶片,下端剪成斜面。
事先用小木棍在基质上钻好小孔,将插穗的2/3插人以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为基质的盆中,每盆单株或3株。扦插后喷水保持湿润,放在室内弱光处,晴天每天喷一次水,阴雨天依具体情况而定。
室温保持15~25℃,扦插后1个半月可生根。生根后15~30天,移栽至以5份园土、3份腐殖土、2份细沙混匀成基质的盆中,浇透水,置于半阴处,1周后移至正常光照下。
鸭掌木水插:选用矿泉水瓶或玻璃杯、高脚玻璃瓶、罐头瓶,冲洗干净,作为容器。将剪下的长8厘米的插穗下端剪成平口,只留顶端3~4片叶片。容器灌满清水后,将插穗插人容器设法悬在水中不可触及容器壁或底部。
扦插数量视容器大小而定。用透明塑料袋把插穗罩好,置于散射光处,室温保持15~25℃。当插穗底部长出1~2厘米长的白根时移出上盆,移栽方法同上。也可移入更美观的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容器内进行水培。
全光雾扦插:用塑料薄膜或小玻璃温室创造高湿度的小环境,使鸭掌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快速繁殖。先将扦插槽底铺一层砖,上面铺一层厚30厘米已消毒的素沙土,选当年生长8厘米的嫩枝为插穗,插穗的处理同前。
将插穗的2/3插人素沙土中,插后喷雾。室温保持15~25℃,每天叶面喷水1次。生根后即可移栽,方法同前。
高枝压条:4~6月选取2年生枝条,环状剥皮,宽1厘米,用1份湿苔鲜或针叶土与1份田园土混合后包住伤口,用塑料薄膜扎紧两端。晴天每天用注射器浇水,保持基质的湿度。生根后从与母株相连处剪断,即可移栽,方法同前。

鸭掌木栽培注意事项
1、控制光照
鸭掌木夏季最适宜生长环境为半阴条件,
所以夏季生长季节要放在荫处养护,户外栽植需用70% 遮阳网遮荫,防止烈日暴晒,以免叶片灼伤、叶色暗淡;冬季不须遮光,每天有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就能生长良好。斑叶品种,光照太强或太弱,都会导致叶片的斑块不明显,失去应有的观值。
2、适量浇水
夏季气温高,要保证一定的浇水量,可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不待干透就应及时浇水。天气干燥时, 还应向植株喷雾增湿,也可以进行叶面喷水,并注意增加环境湿度。春、秋季可一周浇水两次,冬季可适当控水。如水分供需失调,土壤太干或太湿,或者长期置于阴暗场地,易引起叶片脱落。
3、定期施肥
3~9 月为生长旺季,隔 2~3 周施用一些复合肥或饼肥水。花叶品种施肥不宜太多(尤其氮肥),否则叶片变绿,失去原有品种特征。斑叶品种要少施氮肥,防止斑块颜色变淡或消失。
4、整形修剪
鸭掌木易萌发徒长枝,平时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进侧枝萌生,保持良好的树形。幼株进行疏剪和轻剪,以造型为主。老株体形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重剪,剪除大部分枝条,同时也须将根部切去一部分,重新盆栽,使新叶萌发。
鸭掌木养殖技巧
鸭掌木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鸭掌木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
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
鸭掌木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鸭掌木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鸭掌木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种植鸭掌木的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1
2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鸭掌木 怎么施肥:生长期每周一次
鸭掌木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鸭掌木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鸭掌木这么多功能,那么种植鸭掌木过程中怎么给鸭掌木来施肥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鸭掌木施肥的方法
1、鸭掌木在夏季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斑叶种类则氮肥少施,氮肥过多则斑块会渐淡而转为绿色。
2、鸭掌木在4-9月间,应每月施用一次薄肥,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
3、鸭掌木要保证肥料的充足,否则可能造成掉叶子。
鸭掌木施肥注意事项
鸭掌木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养分,所以在4-9月间,应每月施用颗粒型肥料一次或经常浇灌稀释的肥水,以保证盆土中的肥料供应充足,不可偏施某种元素,否则易出现缺素症状,导致整株生长势差。

鸭掌木养殖注意事项
鹅掌柴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鸭掌木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鸭掌木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鸭掌木这么多功能,那么种植鸭掌木过程中怎么给鸭掌木来施肥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鸭掌木施肥的方法
1、鸭掌木在夏季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斑叶种类则氮肥少施,氮肥过多则斑块会渐淡而转为绿色。
2、鸭掌木在4-9月间,应每月施用一次薄肥,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
3、鸭掌木要保证肥料的充足,否则可能造成掉叶子。
鸭掌木施肥注意事项
鸭掌木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养分,所以在4-9月间,应每月施用颗粒型肥料一次或经常浇灌稀释的肥水,以保证盆土中的肥料供应充足,不可偏施某种元素,否则易出现缺素症状,导致整株生长势差。

鸭掌木养殖注意事项
鹅掌柴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
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0
2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千年木 的养殖方法:缺水或积水都易引起落叶
千年木为龙舌兰科灌木植物,其株形优美,色彩鲜艳高贵,常见于地栽或盆栽,可用于点缀庭院、客室和窗台。下面是盆栽千年木的养殖方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千年木的养殖方法
1、育苗
千年木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育苗,其方法如下:
(1)扦插育苗:朱蕉的分枝能力差,必须培育采条母株,以6~10月剪取顶端枝条,长8~10厘米,带5~6片叶,剪短后用0.2%吲哚丁酸处理2秒(可提高生根率和缩短生根天数),再插入沙床。保持湿润,温度为24~27℃。扦插后30~40天生根并萌芽,当新枝长至4~5厘米时可移植盆栽;
(2)压条育苗:在5~6月常用高空压条。选取健壮主茎,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米,将湿润苔藓盖上,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室温保持20℃以上,约40天后发根,60天后剪下盆栽;
(3)播种繁殖:千年木的种子9月份成熟,种子较大,可用浅盆点播,发芽适温为24~27℃,播后2周后发芽,苗高4~5厘米后可移植盆栽。
2、盆土选用
盆栽千年木常用15~25厘米盆,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中性壤土为宜,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和培养土、粗沙的混合土壤。
3、上盆方法
将幼苗移植盆栽时,土壤要覆盖根部,并尽量不损伤根系,栽后浇透水定根。
4、浇水要求
千年木对水比较敏感。生长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缺水易引起落叶,但水分太多或盆内积水,同样引起落叶或叶尖黄化现象。一般2天浇水1次,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之间为宜。
5、施肥要求
千年木生长对肥料要求不严,一般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即可,注意薄肥勤施的原则。
6、光照温度
千年木喜光,并对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强。明亮的光照对千年木的生长最为有利,但不宜暴晒,夏季中午应适当遮荫,减弱光照强度。千年木的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夜间适温为7~10℃,不宜低于4℃。
7、病虫害防治
千年木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有时发生介壳虫危害叶片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8、修剪
千年木主茎越长越高,基部叶片逐渐枯黄脱落,可通过短截,促其多萌发侧枝,使树冠更加美观。

养殖千年木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病虫危害,每2~3年换盆1次。
2、冬季温度低于10℃时,要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千年木为龙舌兰科灌木植物,其株形优美,色彩鲜艳高贵,常见于地栽或盆栽,可用于点缀庭院、客室和窗台。下面是盆栽千年木的养殖方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千年木的养殖方法
1、育苗
千年木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育苗,其方法如下:
(1)扦插育苗:朱蕉的分枝能力差,必须培育采条母株,以6~10月剪取顶端枝条,长8~10厘米,带5~6片叶,剪短后用0.2%吲哚丁酸处理2秒(可提高生根率和缩短生根天数),再插入沙床。保持湿润,温度为24~27℃。扦插后30~40天生根并萌芽,当新枝长至4~5厘米时可移植盆栽;
(2)压条育苗:在5~6月常用高空压条。选取健壮主茎,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米,将湿润苔藓盖上,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室温保持20℃以上,约40天后发根,60天后剪下盆栽;
(3)播种繁殖:千年木的种子9月份成熟,种子较大,可用浅盆点播,发芽适温为24~27℃,播后2周后发芽,苗高4~5厘米后可移植盆栽。
2、盆土选用
盆栽千年木常用15~25厘米盆,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中性壤土为宜,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和培养土、粗沙的混合土壤。
3、上盆方法
将幼苗移植盆栽时,土壤要覆盖根部,并尽量不损伤根系,栽后浇透水定根。
4、浇水要求
千年木对水比较敏感。生长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缺水易引起落叶,但水分太多或盆内积水,同样引起落叶或叶尖黄化现象。一般2天浇水1次,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之间为宜。
5、施肥要求
千年木生长对肥料要求不严,一般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即可,注意薄肥勤施的原则。
6、光照温度
千年木喜光,并对光照的适应能力较强。明亮的光照对千年木的生长最为有利,但不宜暴晒,夏季中午应适当遮荫,减弱光照强度。千年木的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夜间适温为7~10℃,不宜低于4℃。
7、病虫害防治
千年木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有时发生介壳虫危害叶片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8、修剪
千年木主茎越长越高,基部叶片逐渐枯黄脱落,可通过短截,促其多萌发侧枝,使树冠更加美观。

养殖千年木的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病虫危害,每2~3年换盆1次。
2、冬季温度低于10℃时,要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1
2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凤尾竹 叶子发黄:分析及处理
凤尾竹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殖的观赏性植物,然而若养护不当也会引起叶子发黄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学会解决此类问题。不同原因引起的叶子发黄,其解决方法也不同哦。

凤尾竹叶子发黄的分析及处理
1、新陈代谢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生长过程中,会有一些叶子因为新陈代谢而发黄,此时只要剪掉发黄叶子即可,不需特殊处理。
2、暴晒灼伤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喜阴,如果在强光下照射,叶尖容易被灼热,导致叶子水分丢失而引起发黄, 此时将凤尾竹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静养即可。
3、缺光所致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长期放置在比较荫蔽的环境,会因缺乏光照而导致叶子发黄,叶子缺少叶绿素,叶片发黄后也有可能会落下。此时可将其放在阴凉有光线的地方。
4、施肥过多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施肥过多,也会导致凤尾竹叶子发黄,特别是新的叶子尤为明显,此时要注重稀释土壤中的肥料,可在土壤中添加清水进行稀释。
5、缺肥饿黄
分析及处理:如果凤尾竹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营养,特别是缺少肥料时,也会导致嫩叶显黄较淡,此时可以适当施肥并浇水。
6、浇水过多
分析及处理:如果凤尾竹叶子呈现水黄色,特别是嫩叶比较细小又不再往上长,这说明是因为土壤里的水分太多,此时需要把给土壤松土后吹干水分,如有烂根则剪掉。
7、干旱致黄
分析及处理:如果叶子边缘或者叶尖发干发黄,甚至是叶子有脱落现象,则表明是土壤缺水分所致 ,需要及时给土壤浇水。

凤尾竹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殖的观赏性植物,然而若养护不当也会引起叶子发黄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学会解决此类问题。不同原因引起的叶子发黄,其解决方法也不同哦。

凤尾竹叶子发黄的分析及处理
1、新陈代谢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生长过程中,会有一些叶子因为新陈代谢而发黄,此时只要剪掉发黄叶子即可,不需特殊处理。
2、暴晒灼伤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喜阴,如果在强光下照射,叶尖容易被灼热,导致叶子水分丢失而引起发黄, 此时将凤尾竹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静养即可。
3、缺光所致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长期放置在比较荫蔽的环境,会因缺乏光照而导致叶子发黄,叶子缺少叶绿素,叶片发黄后也有可能会落下。此时可将其放在阴凉有光线的地方。
4、施肥过多
分析及处理:凤尾竹施肥过多,也会导致凤尾竹叶子发黄,特别是新的叶子尤为明显,此时要注重稀释土壤中的肥料,可在土壤中添加清水进行稀释。
5、缺肥饿黄
分析及处理:如果凤尾竹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营养,特别是缺少肥料时,也会导致嫩叶显黄较淡,此时可以适当施肥并浇水。
6、浇水过多
分析及处理:如果凤尾竹叶子呈现水黄色,特别是嫩叶比较细小又不再往上长,这说明是因为土壤里的水分太多,此时需要把给土壤松土后吹干水分,如有烂根则剪掉。
7、干旱致黄
分析及处理:如果叶子边缘或者叶尖发干发黄,甚至是叶子有脱落现象,则表明是土壤缺水分所致 ,需要及时给土壤浇水。

0
0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虎耳草 叶片呈圆形或肾形,上面成暗绿色,叶背面呈现紫红色或是带斑点,春夏开花,花色呈深红色或是黄色斑点。下面是虎耳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虎耳草的养殖方法
1、选取种苗
虎耳草一般都是选取匍匐枝顶端的幼株另行栽植来繁殖。在夏季选择须根发达、生长健壮的植株,高7-10cm,由匍匐枝长出的幼苗,拔起作为种苗。
2、栽种
(1)地栽:若是在林下栽培,要清除地面杂草和过密的灌木,按行,株距各约17cm开穴,浅栽地表,把须根压在土里。若是在阴湿的石坎或石壁上栽培,可把苗栽在石缝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把须根压紧,浇水。
(2)盆栽:盆土用腐叶土、园土、河沙各1/3混均配制。上盆后浇透水,置通风阴处。15天左右放置通风、明亮的散射光下最适宜,任其甸甸下垂。在清晨的阳光下照射2~3个小时,有助于保持虎耳草叶子的鲜明色彩,但是不能长时间放在炎热的阳光下照晒。

养护虎耳草的注意事项
1、土壤:盆栽虎耳草所选择的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最好,而且还要具有很好的排水性,可以自制培养土加上河沙混合而成。
2、温度:虎耳草喜欢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15℃~25℃之间,虎耳草也比较耐寒,可在5℃的低温中过冬,但是花叶品种的三色虎耳草不耐寒,越冬温度在15℃,如果低于这个温度就会死亡,因此冬季的保暖也是很必须的。
3、光照:若光照不足,叶色会变得黯淡。夏季室内也需遮荫,避开强光直射。冬季室温保持5℃以上。置室内南窗附近阳光充足处。
4、浇水:虎耳草生长期间要大量浇水,使盆土充分湿润,但不能让花盆浸在水中。在植株开花后的两星期中,要逐渐减少浇水量。植株进人休眠状态时,只要盆土不干透即可。生长期间浇水,盆土要保持湿润,稍受干旱易使叶片凋落,同时也要防止盆内积水,否则易烂根。
5、施肥:肥料需从虎耳草叶下施入,以免沾污叶面影响植株生长。春季生长旺盛期,每20天施一次氮肥,夏季高温及冬季低温时不施肥。
6、除草:要经常除草,拔去过大的苔藓植物。

虎耳草的养殖方法
1、选取种苗
虎耳草一般都是选取匍匐枝顶端的幼株另行栽植来繁殖。在夏季选择须根发达、生长健壮的植株,高7-10cm,由匍匐枝长出的幼苗,拔起作为种苗。
2、栽种
(1)地栽:若是在林下栽培,要清除地面杂草和过密的灌木,按行,株距各约17cm开穴,浅栽地表,把须根压在土里。若是在阴湿的石坎或石壁上栽培,可把苗栽在石缝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把须根压紧,浇水。
(2)盆栽:盆土用腐叶土、园土、河沙各1/3混均配制。上盆后浇透水,置通风阴处。15天左右放置通风、明亮的散射光下最适宜,任其甸甸下垂。在清晨的阳光下照射2~3个小时,有助于保持虎耳草叶子的鲜明色彩,但是不能长时间放在炎热的阳光下照晒。

养护虎耳草的注意事项
1、土壤:盆栽虎耳草所选择的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最好,而且还要具有很好的排水性,可以自制培养土加上河沙混合而成。
2、温度:虎耳草喜欢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15℃~25℃之间,虎耳草也比较耐寒,可在5℃的低温中过冬,但是花叶品种的三色虎耳草不耐寒,越冬温度在15℃,如果低于这个温度就会死亡,因此冬季的保暖也是很必须的。
3、光照:若光照不足,叶色会变得黯淡。夏季室内也需遮荫,避开强光直射。冬季室温保持5℃以上。置室内南窗附近阳光充足处。
4、浇水:虎耳草生长期间要大量浇水,使盆土充分湿润,但不能让花盆浸在水中。在植株开花后的两星期中,要逐渐减少浇水量。植株进人休眠状态时,只要盆土不干透即可。生长期间浇水,盆土要保持湿润,稍受干旱易使叶片凋落,同时也要防止盆内积水,否则易烂根。
5、施肥:肥料需从虎耳草叶下施入,以免沾污叶面影响植株生长。春季生长旺盛期,每20天施一次氮肥,夏季高温及冬季低温时不施肥。
6、除草:要经常除草,拔去过大的苔藓植物。

0
0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海芋欣赏价值相当高,当其含水量大时,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滴水观音因此而得名。滴水观音原产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不耐寒。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均作盆栽,入冬前搬入室内。然而滴水观音也可水培,下面小编主要介绍滴水观音水培的方法。

水培滴水观音一般采用洗根法将土栽植株改为水培植株,其方法及其环境要求如下:
水培#滴水观音 的方法
1、选株:水培滴水观音时主要选株高30~40cm 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的滴水观音,将选中的滴水观音轻轻从土壤里拔起,尽量不损伤块茎和根系。若块茎无根,则应先放阴凉处2~3天,待伤口干燥后再浸入水中,2~3天后便可见新根长出;
2、水温:水温保持控制在5℃~30℃之间,在此范围内滴水观音可正常生长。
3、换水:水培初期应2~3天换一次水,水深以浸没根系的2/3为宜,1周后便能长出新根,3周后待滴水观音适应了水培环境后,再改为营养液培养。此后夏季7天左右换一次水、冬季10~15天左右换一次水,并加入数滴水培花卉专用营养液即可(营养液浓度按说明书要求配制)。
4、光照:水培滴水观音的光照以散射光为主,每日3~5小时,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5、器皿:水培滴水观音的器皿易生长青苔,影响根系的观赏,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换水时,应先用清水洗去花卉根部黏液,剪除老根、烂根,并将器皿和根系上的青苔洗刷干净。
6、保湿:为防止叶片干枯发生,日常护理时,应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湿,最好是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既能为叶片提供营养、增加叶面光泽,冬季还能达到抵抗低温的目的。
水培滴水观音的注意事项:
1、所选植株不宜高于40cm,因为植株太大不便水培以及成活。
2、冬季应停止施肥。



水培滴水观音一般采用洗根法将土栽植株改为水培植株,其方法及其环境要求如下:
水培#滴水观音 的方法
1、选株:水培滴水观音时主要选株高30~40cm 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的滴水观音,将选中的滴水观音轻轻从土壤里拔起,尽量不损伤块茎和根系。若块茎无根,则应先放阴凉处2~3天,待伤口干燥后再浸入水中,2~3天后便可见新根长出;
2、水温:水温保持控制在5℃~30℃之间,在此范围内滴水观音可正常生长。
3、换水:水培初期应2~3天换一次水,水深以浸没根系的2/3为宜,1周后便能长出新根,3周后待滴水观音适应了水培环境后,再改为营养液培养。此后夏季7天左右换一次水、冬季10~15天左右换一次水,并加入数滴水培花卉专用营养液即可(营养液浓度按说明书要求配制)。
4、光照:水培滴水观音的光照以散射光为主,每日3~5小时,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5、器皿:水培滴水观音的器皿易生长青苔,影响根系的观赏,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换水时,应先用清水洗去花卉根部黏液,剪除老根、烂根,并将器皿和根系上的青苔洗刷干净。
6、保湿:为防止叶片干枯发生,日常护理时,应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湿,最好是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既能为叶片提供营养、增加叶面光泽,冬季还能达到抵抗低温的目的。
水培滴水观音的注意事项:
1、所选植株不宜高于40cm,因为植株太大不便水培以及成活。
2、冬季应停止施肥。


1
0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光照|浇水需注意
滴水观音又名滴水莲、佛手莲,它的叶子宽大油绿,得到很多家庭的喜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滴水观音养殖方法
1、温度
喜温暖,25℃以上时生长迅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越冬温度只要维持在2℃以上即可。
2、光照
喜半阴,不耐强烈阳光的曝晒。5~9月应进行遮荫,遮去阳光的50%左右。其他时间则应给予充足的阳光。不耐过度的荫蔽,否则叶柄变细变长,不但株形不美,而且容易折断。
3、浇水
因叶片硕大,消耗的水分较多,故怕干旱。喜稍湿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间的浇水要掌握“干湿相间而偏湿”,浇水要充分,即使浇得多些也无妨。特别在高温天睛的夏天,更要注意水分的供给,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因叶面大,早晨常会在叶尖吐出水珠,甚为奇异,故有“滴水观音”之称。但要求平时必须保持盆土湿润,以保证植株吸收充足的水分,依靠植株的根压将水输送至叶尖并吐出;盆土干旱时则会无水可滴。冬季应控制水分,保持盆土稍微湿润的状态,只要叶片不软垂即可;盆土过湿,易导致植株烂根。
4、环境湿度
喜湿润的环境,忌空气干燥,生长季天晴而干燥时,应经常向枝叶及四周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5、施肥
喜肥。因生长量大,需及时补充养分,才能使茎干生长粗壮,叶片硕大和浓绿光亮;缺肥时叶小且色黄。生长期间应每10天左右追施1次以氮为主的肥料。人秋后停施氮肥,追施2~30磷钾肥。冬季停止施肥。
6、修剪
应随时剪去黄叶。因叶柄长,搬动、置放及养护时,要避免折断叶柄。如折伤,应及时将其剪除。
7、翻盆
每1~2年需翻盆1次。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基质可用腐叶土、园土、泥炭土、河砂等材料配制。如施人充足基肥,可使叶片长得肥大。因叶片大而数量少、叶柄长,搬动植株和养护时,应避免损伤叶片,否则会降低观赏价值。
8、繁殖
(1)播种:野生植株常结有种子,于春天进行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25~28℃,播后20~25天发芽。
(2)扦插:于4月进行。将粗壮的茎干切成长约10厘米、具数个芽眼的茎段作插穗,稍晾干后斜插或平卧于苗床,平卧时的深度以茎段埋没为度;也可直接将插穗插种于盆中。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和环境温度25~2TC,经4~5周可生根成活。
(3)分株:盆栽植株易在基部长出许多小株,可在4月结合。翻盆进行分株,将小株与母株分离后分别栽植。分株宜在气温达到20℃或温度更高时进行,在保持基质湿润的基础上,20天左右即可发出新芽。

二、滴水观音养殖的注意事项
1、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最好。由于滴水观音生性喜爱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不耐寒,因此在生长季节里,一定要保持盆土湿润。 但也耐得一点旱,也别太虐待了。
2、夏季应该将花盆放在半阴通风处,并经常向周围及叶面喷水,以加大空气湿度,降低叶片温度,保持叶片清洁。
3、滴水观音生长非常快、比较喜肥,每月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其中氮素比例可适当高一些),如能施一点硫酸亚铁会使叶片更大更绿,长期缺肥容易造成滴水观音茎部下端空秃,影响观赏价值。 当气温降低进入休眠期后可以减少或不施肥。
滴水观音又名滴水莲、佛手莲,它的叶子宽大油绿,得到很多家庭的喜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滴水观音养殖方法
1、温度
喜温暖,25℃以上时生长迅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越冬温度只要维持在2℃以上即可。
2、光照
喜半阴,不耐强烈阳光的曝晒。5~9月应进行遮荫,遮去阳光的50%左右。其他时间则应给予充足的阳光。不耐过度的荫蔽,否则叶柄变细变长,不但株形不美,而且容易折断。
3、浇水
因叶片硕大,消耗的水分较多,故怕干旱。喜稍湿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间的浇水要掌握“干湿相间而偏湿”,浇水要充分,即使浇得多些也无妨。特别在高温天睛的夏天,更要注意水分的供给,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因叶面大,早晨常会在叶尖吐出水珠,甚为奇异,故有“滴水观音”之称。但要求平时必须保持盆土湿润,以保证植株吸收充足的水分,依靠植株的根压将水输送至叶尖并吐出;盆土干旱时则会无水可滴。冬季应控制水分,保持盆土稍微湿润的状态,只要叶片不软垂即可;盆土过湿,易导致植株烂根。
4、环境湿度
喜湿润的环境,忌空气干燥,生长季天晴而干燥时,应经常向枝叶及四周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5、施肥
喜肥。因生长量大,需及时补充养分,才能使茎干生长粗壮,叶片硕大和浓绿光亮;缺肥时叶小且色黄。生长期间应每10天左右追施1次以氮为主的肥料。人秋后停施氮肥,追施2~30磷钾肥。冬季停止施肥。
6、修剪
应随时剪去黄叶。因叶柄长,搬动、置放及养护时,要避免折断叶柄。如折伤,应及时将其剪除。
7、翻盆
每1~2年需翻盆1次。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基质可用腐叶土、园土、泥炭土、河砂等材料配制。如施人充足基肥,可使叶片长得肥大。因叶片大而数量少、叶柄长,搬动植株和养护时,应避免损伤叶片,否则会降低观赏价值。
8、繁殖
(1)播种:野生植株常结有种子,于春天进行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25~28℃,播后20~25天发芽。
(2)扦插:于4月进行。将粗壮的茎干切成长约10厘米、具数个芽眼的茎段作插穗,稍晾干后斜插或平卧于苗床,平卧时的深度以茎段埋没为度;也可直接将插穗插种于盆中。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和环境温度25~2TC,经4~5周可生根成活。
(3)分株:盆栽植株易在基部长出许多小株,可在4月结合。翻盆进行分株,将小株与母株分离后分别栽植。分株宜在气温达到20℃或温度更高时进行,在保持基质湿润的基础上,20天左右即可发出新芽。

二、滴水观音养殖的注意事项
1、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最好。由于滴水观音生性喜爱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不耐寒,因此在生长季节里,一定要保持盆土湿润。 但也耐得一点旱,也别太虐待了。
2、夏季应该将花盆放在半阴通风处,并经常向周围及叶面喷水,以加大空气湿度,降低叶片温度,保持叶片清洁。
3、滴水观音生长非常快、比较喜肥,每月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其中氮素比例可适当高一些),如能施一点硫酸亚铁会使叶片更大更绿,长期缺肥容易造成滴水观音茎部下端空秃,影响观赏价值。 当气温降低进入休眠期后可以减少或不施肥。
0
1
文章
Colour_
2017年08月09日

#滴水观音 的叶子发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滴水观音在它生长茂盛、绿意葱茏的叶子,浇水或空气湿度大时观赏价值最高,水珠都会从叶的边缘滴下,十分讨人喜欢,一旦滴水观音出现倒叶、黄叶、叶子拉拢下垂的现象时,滴水观音的整体形态就会受到影响,因而会影响观赏价值。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环境突变包括土壤条件不合格。滴水观音的栽培用土过碱或长期不换土,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缺乏,影响植株的生长,进而出现植株的倒叶、黄叶、下垂现象。
解决办法:春秋季节换盆,换盆时去1/3的土,剪去老根病根。追肥增加营养。适当施一些硫酸亚铁。
2、浇水过多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水黄):过度浇水的原因。过度浇水会造成根系腐烂,影响生长。
解决办法: 滴水观音喜水,生长季节要多浇水,但冬季休眠期时,应尽量控制浇水。
3、长期缺水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旱黄):浇水不透彻的原因。由于根系过于密实或者土壤板结,造成浇水不匀,有的地方能够浇到,有的地方却浇不到。
解决办法:用喷壶浇水,或者用自制的喷壶打“点滴”,浇透为止。
4、暴晒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灼黄): 滴水观音喜阴凉,太阳底下暴晒会直接导致叶子变黄,枯死。
解决办法:光照不宜过强,每天保持3个小时左右的光照就差不多了。
5、空气干燥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长期将滴水观音放置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滴水观音会由于“呼吸不畅”引起叶片发黄
解决办法:移至良好通风处。
6、阳光不足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缺光黄): 将滴水观音长期置于缺乏光照的客厅、卧室等处,会由于光照不足引起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光照不足或无光所引起的对植物生长及形态建成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植物体节间特别长,叶子不发达且小,缺少叶绿色而呈现黄色。状。
解决办法: 移至室外或阳台阳光充足处。

7、温度过高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滴水观音适宜的温度其生长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叶子变黄甚至枯死。
解决办法: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遮阴仍能正常生长。
8、温度过低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滴水观音原生长于热带,温度太低容易冻伤。
解决办法: 天气变冷及时移入室内,提供必要的生长环境温度,最好在20摄氏度以上。
9、滴水观音施肥过多导致叶子发黄(肥黄): 滴水观音虽然喜肥,但施太多也会导致营养过剩叶子枯黄。
解决办法:每隔二十天左右给滴水观音施点氮、磷、钾肥,可使滴水观音叶片变大、变厚、变绿。温度低于15℃时应停止施肥。
10、滴水观音长期缺肥导致叶子发黄(缺肥黄):滴水观音个头大,需要大量肥料,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料。
解决办法:复合肥、专用的花肥、腐熟的有机肥都可以。注意肥料要尽量避开与根部直接接触,少量多施。
11、烂根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滴水观音烂根导致叶子变黄主要是盆土太湿引起的。
解决办法:把滴水观音拔起,切掉烂根,切根的时候要戴胶皮手套(滴水观音有毒!皮肤过敏的要小心),把靠近烂掉部位的健康组织切掉一点。
12、病虫害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红蜘蛛对滴水观音影响最大,发生红蜘蛛危害时应该大家都可以在叶片上发现红蜘蛛。
解决办法: 农药店少许农药,具体咨询店主,家中浇水用喷壶喷洒即可。
滴水观音在它生长茂盛、绿意葱茏的叶子,浇水或空气湿度大时观赏价值最高,水珠都会从叶的边缘滴下,十分讨人喜欢,一旦滴水观音出现倒叶、黄叶、叶子拉拢下垂的现象时,滴水观音的整体形态就会受到影响,因而会影响观赏价值。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环境突变包括土壤条件不合格。滴水观音的栽培用土过碱或长期不换土,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缺乏,影响植株的生长,进而出现植株的倒叶、黄叶、下垂现象。
解决办法:春秋季节换盆,换盆时去1/3的土,剪去老根病根。追肥增加营养。适当施一些硫酸亚铁。
2、浇水过多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水黄):过度浇水的原因。过度浇水会造成根系腐烂,影响生长。
解决办法: 滴水观音喜水,生长季节要多浇水,但冬季休眠期时,应尽量控制浇水。
3、长期缺水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旱黄):浇水不透彻的原因。由于根系过于密实或者土壤板结,造成浇水不匀,有的地方能够浇到,有的地方却浇不到。
解决办法:用喷壶浇水,或者用自制的喷壶打“点滴”,浇透为止。
4、暴晒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灼黄): 滴水观音喜阴凉,太阳底下暴晒会直接导致叶子变黄,枯死。
解决办法:光照不宜过强,每天保持3个小时左右的光照就差不多了。
5、空气干燥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长期将滴水观音放置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滴水观音会由于“呼吸不畅”引起叶片发黄
解决办法:移至良好通风处。
6、阳光不足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缺光黄): 将滴水观音长期置于缺乏光照的客厅、卧室等处,会由于光照不足引起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光照不足或无光所引起的对植物生长及形态建成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植物体节间特别长,叶子不发达且小,缺少叶绿色而呈现黄色。状。
解决办法: 移至室外或阳台阳光充足处。

7、温度过高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滴水观音适宜的温度其生长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叶子变黄甚至枯死。
解决办法: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遮阴仍能正常生长。
8、温度过低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滴水观音原生长于热带,温度太低容易冻伤。
解决办法: 天气变冷及时移入室内,提供必要的生长环境温度,最好在20摄氏度以上。
9、滴水观音施肥过多导致叶子发黄(肥黄): 滴水观音虽然喜肥,但施太多也会导致营养过剩叶子枯黄。
解决办法:每隔二十天左右给滴水观音施点氮、磷、钾肥,可使滴水观音叶片变大、变厚、变绿。温度低于15℃时应停止施肥。
10、滴水观音长期缺肥导致叶子发黄(缺肥黄):滴水观音个头大,需要大量肥料,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料。
解决办法:复合肥、专用的花肥、腐熟的有机肥都可以。注意肥料要尽量避开与根部直接接触,少量多施。
11、烂根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滴水观音烂根导致叶子变黄主要是盆土太湿引起的。
解决办法:把滴水观音拔起,切掉烂根,切根的时候要戴胶皮手套(滴水观音有毒!皮肤过敏的要小心),把靠近烂掉部位的健康组织切掉一点。
12、病虫害导致滴水观音叶子发黄: 红蜘蛛对滴水观音影响最大,发生红蜘蛛危害时应该大家都可以在叶片上发现红蜘蛛。
解决办法: 农药店少许农药,具体咨询店主,家中浇水用喷壶喷洒即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