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樊问
2017年05月04日

兰花灰霉病又称兰花花腐病。我国南、北方花圃时有发生,除危害兰科植物中的兰属外,还危害蝴蝶兰属、卡特兰属、石斛兰属、万带兰属、鹤顶兰属等花卉植物。其中蝴蝶兰、大花蕙兰和墨兰等园艺珍品受害较重。
1、症状
蝴蝶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萼片、花瓣、花梗,有时也危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花瓣、花萼受侵染后,24h即可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渍状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病斑四周还有白色或淡粉红色的圈。每朵花上病斑的数量不一,但当花朵开始凋谢时,病斑增加很快,花瓣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从腐烂的花朵上长出绒毛状、鼠灰色生长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梗和花茎染病,早期出现水渍状小点,渐扩展成圆至长椭圆形病斑,黑褐色,略下陷。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花朵即死之。危害叶片时,叶尖焦枯。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出现2~3个发病高峰。严重时花上病斑累累,灰霉触目皆是,这对于赏叶盛似赏花或专门赏花的兰花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气温高时,病害仅限于较老的正在凋谢的花上。花开始衰老或已经衰弱时,多种兰花均可感染此病。
2、病原
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称灰葡萄孢,属丝孢目真菌。条件恶劣时,有时在病部长出片状菌核,菌核基物表面生,大小不一,多为3~4.5mm×l.8~3mm,小者直径仅11mm。在查氏培养基上,菌核半埋生居多,大小2.5~15mm,圆至长圆形。性孢子阶段常见,丝精器白色,群体呈灰白色,性孢子球形,大小3~4微米。无性态产生的菌落初为灰白色,后为褐色。分生孢子梗散生或簇生在菌落内,浅褐至褐色,有隔膜,大小280~350微米×l2~24微米,顶端1~2次分枝,略膨大,有的呈棒状,其上密生小梗,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广卵圆形,较多,单胞,近无色,大小6~8微米×5~12微米。扫描电镜下,孢子表面光滑。在观赏植物中,该菌除侵染兰花外,还可侵染球根海棠、仙客来、金盏菊、鸭嘴花、贴梗海棠、大岩桐、美人蕉、醉蝶花、文殊兰、珊瑚花、大丽花、令箭荷花、萱草、扶桑、唐菖蒲、矮牵牛、朱顶红、菊花、万寿菊、一品红、茶花、迎春花、月季、樱花、杜鹃花、一串红、马蹄莲等多种花卉。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5~12cm的土壤中越冬。翌春气温7~8℃,相对湿度88%以上时,在菌核上产生大量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于气流、水滴或露水及园艺操作将其传播开来。该病的扩展是渐进式的,幼苗受侵后,病菌能定植下来。它常随植株生长而扩展,在现蕾开花前先危害茎部或叶片或潜伏下来,开花以后只要发病条件适宜,花器很快染病。灰霉病的发生受发病条件影响很大。菌核在5-30℃条件下均可萌发,21℃时只需1d即萌发,5℃时需5d才萌发。其菌丝发育起点温度为2℃,最高31℃,20~23℃最适。孢子萌发适温为18~24℃,21℃经24h即萌发,萌发率72.6%,35℃经24h培养,仅有个别孢子萌发,37℃则不能萌发。该菌对湿度要求常较温度严格,RH低于84%孢子不能萌发,高于88%才能正常萌发,92%~95%孢子萌发率最高。RH80%时历时15d才产生分生孢子,RHl00%仅需3d即大量产孢。此外,高湿对病菌侵入、扩展和流行有利,潜育期也可缩短。该菌侵染需要一定的营养,如即将凋落的花瓣或受完粉的柱头,有伤口的茎、叶都是灰霉菌易侵染的部位。病菌侵入后先腐生,当形成群体后,再向活力旺盛的健花或茎侵染。
该病在兰圃或棚室流行常需要菌量积累的过程。蝴蝶兰灰霉病受侵染的部位主要是花萼、花瓣和柱头,其病菌来源是即将凋谢的花。因此,兰花花期的天气条件对本病影响较大。此间气温7~18℃、RH高于88%,容易发病。在塑料棚、日光温室及居室相对湿度常可满足发病的要求,而室内气温是该病流行的限制因素,当低于18℃的温度出现的日数多,灰霉病即开始发生,当气温达20℃以上,湿度降至60%左右时,灰霉病又慢慢停滞下来。据观察广东冬春阴雨连绵时发病重;浙江、上海、福建在梅雨季节易流行;1999年北京地区11月中旬,大雾持续几天,湿度满足了发病的需要,这时未加温的棚室兰圃室温只有15~17℃,对兰花生长不利,但却对兰花灰霉病流行有利,因此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4、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精心养护合理调控环境的温湿度,尤其是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使养护兰花的温度或湿度不利灰霉病发生的条件。花房或居室要注意加温和通风,防止湿气滞留;浇水时不要溅到花上,如果从顶上浇水必须在上午太阳出来后进行,使叶上的水干得快些。灰霉病属气传病害,及时清除病残物以防病菌孢子飞散。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procymiodone)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iprodione)、50%农利灵(vinclozolin)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benomy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约10d一次,连续防治2~3次。在老芽阶段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效较稳定。如果该病发生较重时,必须在开花前用药,7d后再喷1次,但对有颜色的花,苯菌灵有时会留下淡淡的能看见的污迹。据台湾吕理焱报道,刚出瓶的兰花苗移栽后马上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在栽培介质表面施50%甲霜灵粒剂25g/立方米,能控制花腐病危害。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霉威(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接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用药。
1、症状
蝴蝶兰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萼片、花瓣、花梗,有时也危害叶片和茎。发病初期,花瓣、花萼受侵染后,24h即可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渍状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病斑四周还有白色或淡粉红色的圈。每朵花上病斑的数量不一,但当花朵开始凋谢时,病斑增加很快,花瓣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从腐烂的花朵上长出绒毛状、鼠灰色生长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梗和花茎染病,早期出现水渍状小点,渐扩展成圆至长椭圆形病斑,黑褐色,略下陷。病斑扩大至绕茎一周时,花朵即死之。危害叶片时,叶尖焦枯。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出现2~3个发病高峰。严重时花上病斑累累,灰霉触目皆是,这对于赏叶盛似赏花或专门赏花的兰花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气温高时,病害仅限于较老的正在凋谢的花上。花开始衰老或已经衰弱时,多种兰花均可感染此病。
2、病原
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称灰葡萄孢,属丝孢目真菌。条件恶劣时,有时在病部长出片状菌核,菌核基物表面生,大小不一,多为3~4.5mm×l.8~3mm,小者直径仅11mm。在查氏培养基上,菌核半埋生居多,大小2.5~15mm,圆至长圆形。性孢子阶段常见,丝精器白色,群体呈灰白色,性孢子球形,大小3~4微米。无性态产生的菌落初为灰白色,后为褐色。分生孢子梗散生或簇生在菌落内,浅褐至褐色,有隔膜,大小280~350微米×l2~24微米,顶端1~2次分枝,略膨大,有的呈棒状,其上密生小梗,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广卵圆形,较多,单胞,近无色,大小6~8微米×5~12微米。扫描电镜下,孢子表面光滑。在观赏植物中,该菌除侵染兰花外,还可侵染球根海棠、仙客来、金盏菊、鸭嘴花、贴梗海棠、大岩桐、美人蕉、醉蝶花、文殊兰、珊瑚花、大丽花、令箭荷花、萱草、扶桑、唐菖蒲、矮牵牛、朱顶红、菊花、万寿菊、一品红、茶花、迎春花、月季、樱花、杜鹃花、一串红、马蹄莲等多种花卉。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5~12cm的土壤中越冬。翌春气温7~8℃,相对湿度88%以上时,在菌核上产生大量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于气流、水滴或露水及园艺操作将其传播开来。该病的扩展是渐进式的,幼苗受侵后,病菌能定植下来。它常随植株生长而扩展,在现蕾开花前先危害茎部或叶片或潜伏下来,开花以后只要发病条件适宜,花器很快染病。灰霉病的发生受发病条件影响很大。菌核在5-30℃条件下均可萌发,21℃时只需1d即萌发,5℃时需5d才萌发。其菌丝发育起点温度为2℃,最高31℃,20~23℃最适。孢子萌发适温为18~24℃,21℃经24h即萌发,萌发率72.6%,35℃经24h培养,仅有个别孢子萌发,37℃则不能萌发。该菌对湿度要求常较温度严格,RH低于84%孢子不能萌发,高于88%才能正常萌发,92%~95%孢子萌发率最高。RH80%时历时15d才产生分生孢子,RHl00%仅需3d即大量产孢。此外,高湿对病菌侵入、扩展和流行有利,潜育期也可缩短。该菌侵染需要一定的营养,如即将凋落的花瓣或受完粉的柱头,有伤口的茎、叶都是灰霉菌易侵染的部位。病菌侵入后先腐生,当形成群体后,再向活力旺盛的健花或茎侵染。
该病在兰圃或棚室流行常需要菌量积累的过程。蝴蝶兰灰霉病受侵染的部位主要是花萼、花瓣和柱头,其病菌来源是即将凋谢的花。因此,兰花花期的天气条件对本病影响较大。此间气温7~18℃、RH高于88%,容易发病。在塑料棚、日光温室及居室相对湿度常可满足发病的要求,而室内气温是该病流行的限制因素,当低于18℃的温度出现的日数多,灰霉病即开始发生,当气温达20℃以上,湿度降至60%左右时,灰霉病又慢慢停滞下来。据观察广东冬春阴雨连绵时发病重;浙江、上海、福建在梅雨季节易流行;1999年北京地区11月中旬,大雾持续几天,湿度满足了发病的需要,这时未加温的棚室兰圃室温只有15~17℃,对兰花生长不利,但却对兰花灰霉病流行有利,因此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4、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精心养护合理调控环境的温湿度,尤其是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使养护兰花的温度或湿度不利灰霉病发生的条件。花房或居室要注意加温和通风,防止湿气滞留;浇水时不要溅到花上,如果从顶上浇水必须在上午太阳出来后进行,使叶上的水干得快些。灰霉病属气传病害,及时清除病残物以防病菌孢子飞散。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procymiodone)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iprodione)、50%农利灵(vinclozolin)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benomy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约10d一次,连续防治2~3次。在老芽阶段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效较稳定。如果该病发生较重时,必须在开花前用药,7d后再喷1次,但对有颜色的花,苯菌灵有时会留下淡淡的能看见的污迹。据台湾吕理焱报道,刚出瓶的兰花苗移栽后马上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在栽培介质表面施50%甲霜灵粒剂25g/立方米,能控制花腐病危害。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霉威(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接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用药。
0
0
文章
樊问
2017年05月04日

1、 怎样延长瓶中插花的花期?
一般在插花容器中可使用1/3000的阿司匹林水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或加入适量的食盐、硼酸等;有些木本花卉如#象牙红 、#银柳 、#桃花 等的花枝,未端可用火烧剪口,烧焦后剪去伤口插入瓶中;#丁香 、#牡丹 、#绣球 、#玉兰 等可将花枝末端切破,嵌入小砂粒撑开裂,再插入瓶中,以上都可延长在瓶中插花花期。
2、 一般盆栽花卉用的培养土怎样配制?
一般盆栽花木用腐叶土3份、园土(庭园表层的黄土)3份、厩肥2份、砻糠灰2份配制而成。这种培养土质地疏松,透水性能好,养分多,适合于栽种盆花。
3、 盆栽花卉为什么要翻盆换土?
盆栽花卉经过发育生长,植株不断健旺高大,原来的花盆过小和盆土中的肥力耗尽,已不能满足根系的生长需要,因此需要翻盆换土。换土要根据不同花木种类的不同生长期来定,一般二三年进行一次。
4、 兰花分盆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是掌握分盆时间,一般在花后休眠期进行。春季开花的兰花,在9月下旬至11月或新芽萌动以前分盆;夏、秋开花的兰花,要在4月上旬到下旬进行。二是洗净根、叶栽种,在盆土充分干燥后,轻轻取出植株,除去泥土,剪除烂根、断根,用清水洗净根、叶,晾干待兰根变软后,用剪刀在空隙大的假鳞茎处剪开,剪口涂上木炭粉或硫磺粉(以防病菌感染),然后再种。三是苗根要与盆土密接。种时将新芽向外,以利生长。上盆时将植株放在盆中间,使根分布均匀。一手握苗,一手填入培养土,边填土边摇动花盆,使根与土密接。四是浇透水,上盆后浇透水,放在避风稍阴湿处,以后适当控制水量,直到新芽萌动。
5、 怎样掌握家庭盆栽花木的浇水?
一是了解不同类花卉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所需水分多少的习性。二是看当时天气阴晴、温度与湿度高低,花木植株大小、花盆种类、盆土质地与干湿程度等情况来掌握浇水。三是要浇透水,盆花需要水分时,浇水量应以盆表土到盆底土上下一致湿润为度,切忌上湿下干。四是掌握水温与土温接近。按季节不同安排浇水时间:春、秋两季在上午10时前,夏季在上午8时前,冬季在下午2时。

6、 咬食叶片的蓑蛾(皮虫)如何防治?
少量的在结茧后用手摘去虫囊,剥出成虫喂鸡、鸟。幼虫危害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洒。
7、 在仙人掌、蟹爪兰、昙花、令箭荷花等茎、叶上的仙人掌蚧,如何防治?
在若虫孵化期喷施25%亚胺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剂2000倍液喷洒。家庭养花少量的可用旧牙刷浸肥皂洗除。
8、 怎样给仙人掌类植物施肥?
如果盆土比较肥沃,在仙人掌类植物生长旺季,每月追施一次充分发挥酵的豆饼液肥(注意薄肥多施,每次用肥20%加水80%)。为使开花更加繁茂秀丽,孕蕾前最好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温度偏低或过高以及仙人掌休眠期,都不可施肥。
9、 怎样使仙人掌类植物安全过冬?
冬季要移入室内防寒保暖,注意控制水量,盆土越干燥越耐寒。室温一般保持在
15℃ 左右仍能生长,青翠可爱,有的还能绽开花朵。家庭中可放在玻璃框内或塑料简棚内越冬。如果室温较低,仙人掌类处于休眠状态,在休眠期间仍应给予阳光,如果始终放在阴处,开春后会因突然遇强光而容易灼伤。
10、怎样掌握好仙人掌类植物的浇水?
仙人掌类植物耐干旱,但决不能认为它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求干燥的环境。如果不给它们合理浇水,会引起植株皱缩衰老。华中地区11月至翌年3月是休眠期,应节制浇水,二星期左右浇一次即可。4-10月的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气温越高,浇水量越大,但必须排水良好,不能积水。浇水时对某些顶部凹进的球形种类,注意不要将水倾注在凹处,以防造成生长点的腐烂。另外对一些有纤细长毛的种类,注意不要将水溅到长毛上影响美观。
11、仙人掌类植物扦插成活的关键在哪里?
一是土壤要很疏松,可用粗沙、锯末等作扦插土,这些材料间隙大,透水、透气,有利发根:二是切下的部分作插穗,插穗要阴干10天左右,待切口处表层长出一层愈伤组织再扦插。否则切口处极易感染、腐烂。三是湿度宜掌握在25℃左右时扦插,有利发根。扦插的土壤要有一定湿度,不能过于潮湿,否则容易引起切口腐烂。
12、怎样使紫薇年年开花繁茂?
紫薇的习性是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沃。耐旱,怕涝。萌蘖性强。要使紫薇年年开花繁茂,除在每年落叶后及开花前各施一次有机质混合肥料外,主要是注意修剪,除修去枯枝、病枝外,因为紫薇的花芽在当年生枝条上形成,可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动前剪去一年生老枝,使重新萌发壮枝而开花繁茂。
13、山茶花怎样扦插繁殖?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湿度较大温度不太高的时候扦插。插穗选用当年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光滑、节间2-2.5厘米,长10厘米的枝条,每穗要有1-3片顶叶。家庭养花少量繁殖可用山泥、培养土、蛭石、珍珠岩等排水性、透气性强的扦插土,进行盆插。插后放在荫凉、通风处,浇透水,经常保持床土湿润,干燥时每天向叶面喷雾3-4次,三星期后即可生根。

14、菊花在什么时候扦插?怎样扦插繁殖?
一般在5-6月扦插。从隔年老株萌发的新枝(当年生嫩枝)上剪取长约8-10厘米、具2-4节的枝梢,最下的一节(叶基)下面0.2厘米处平剪,去掉下半段叶片,上端叶片剪去一半,插入盆土中深约为插条全长的1/3。插后压紧扦条基部泥土,浇透水,将花盆放在蔽处。以后每天早晚适量喷水,一周后可略见早、晚阳光,半个月后再略增加光照时间,20天后开始生根,一个月后再施以薄肥。
15、怎样养护吊兰?冬季如何管理?
吊兰喜温暖、湿润及半阴处,不耐干旱。家养吊兰夏季要避日晒,白天放在室内观赏。有条件晚上放室外避风处(但要通风)。据生长情况,春季4月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换盆后放半阴处。土壤要求疏松和富含腐殖质并排水良好,土壤过湿过干都会造成枝叶黄枯。平时可常用清水喷浇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湿润。冬季要放在 15℃左右室内培养,免受冻害。
16、仙客来开过花后,球茎还有用吗?能使它来年再开花吗?
按理说,仙客来的球茎花后仍可保留,继续栽培。但要使它来年长好再开花的可能性只有50%。如愿意留的话,可在春季花谢后,即控水直至植株上部枯萎。然后将球连盆置藏室外阴凉处,一个月仅浇两次水。7月或8月翻盆,继而逐渐增加浇水量,并移置光亮处(但不是阳光下)。依此经4-6周养护,仍不见仙客来有旺盛的生长,就只好舍弃了。
17、花叶万年青有毒吗?能种在水里吗?
如果嚼咬花叶万年青的茎,它的汁液会使你一段时间不能说话,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毒性。花叶万年青可养在水里,并能发根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但最好种在土壤里(配比:2份腐殖质,1份砂或蛭石),才能得到正常的养分供应。
18、什么时候能将室外发育健壮的常春藤枝条剪下繁殖,做冬季室内观叶植物用。
雨季后,当常春藤枝条内水分充足时剪下,插穗每段长18-25厘米,放在肥皂水里洗一下,去掉插穗1/3以下的叶片(否则浸于水中易使水质变腐变坏),将插穗1/3深浸入一桶水中,置于阴处,自然湿度即可。8月水插的常春藤比秋冬插的发根要快。
19、室内观叶蕨类植物叶子变黄是什么原因?
阳光光照太多,肥分太少或空气中太干燥以及浇水过多过少都会造成蕨类叶发黄。蕨类性喜光亮处,但不宜在阳光下生长。生长旺期,每3-4周施一次均衡的薄液肥。部分蕨类,如波斯顿蕨、雀巢蕨、铁线蕨等需要较高的湿度才能生长良好。
20、波斯顿蕨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怎样繁殖?
波斯顿蕨宜富腐殖质的疏松园土(配制:2份砂壤土,2份腐殖质土,1份砂或蛭石)。在温度12-17℃,光线充足但无阳光环境下生长为好。波斯顿蕨用分株法繁殖较难,而用匍匐茎压条繁殖生根较易。
21、蕨类植物究竟需浇多少水才合适?
蕨类植物性喜空气湿润的环境,而大多数家庭环境干燥。因此培养阴生蕨类植物,平日需以多浇水来补充湿度。一般每日用细孔喷壶对蕨类喷洒微温水,同时可驱掉害虫。此外,每星期用浸灌法浇一次透水,确保盆底根系有充足水分。还可把盆置于盛有卵石与水浅盘上,使盆栽蕨类植物的盆底保持润温。
22、家庭养花能自制肥料吗?怎样自制肥料?
可以把日常拣剩下来的菜叶、菜根、豆壳、瓜果皮、鱼鳞、鱼肚肠、鸡、鸭、蟹、虾剩骨残渣、变质的黄豆、花生米等收集起来加上淘米水,浸泡在缸内或坛内密封,待发酵腐烂后,加清水施用。这是含氮、磷、钾很好的有机肥料。或是将吃剩的豆腐浆或牛奶残汁,以及蛋壳中洗刷下来的蛋清,用水稀释冲淡后再施入盆中。
23、怎样水养石菖蒲?
菖蒲喜阴好湿,从这点讲水养比泥栽为佳,但水养时只能浸根,不可浸叶,最好将其置于花阴之中,使其承风受露,又勿使日光曝晒。入夏气候炎热,除有来客观赏外,应将石菖蒲水盆终日置于花阴间,避免炎热消耗养分。
水养最好是大块老根,以老根高出泥面蜿蜒如龙行者最佳,但不易觅得。零星的小株菖蒲可将之纠结成团,再以棕榈皮包裹放置水盆之中即可,但小株菖蒲根须甚短,成团、包裹均不易,可用漆包线将这些石菖蒲连串成团(注意:不可伤其老根),再在四周用漆包线围上数圈,虽经水浸石压也不易脱散。
一般在插花容器中可使用1/3000的阿司匹林水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或加入适量的食盐、硼酸等;有些木本花卉如#象牙红 、#银柳 、#桃花 等的花枝,未端可用火烧剪口,烧焦后剪去伤口插入瓶中;#丁香 、#牡丹 、#绣球 、#玉兰 等可将花枝末端切破,嵌入小砂粒撑开裂,再插入瓶中,以上都可延长在瓶中插花花期。
2、 一般盆栽花卉用的培养土怎样配制?
一般盆栽花木用腐叶土3份、园土(庭园表层的黄土)3份、厩肥2份、砻糠灰2份配制而成。这种培养土质地疏松,透水性能好,养分多,适合于栽种盆花。
3、 盆栽花卉为什么要翻盆换土?
盆栽花卉经过发育生长,植株不断健旺高大,原来的花盆过小和盆土中的肥力耗尽,已不能满足根系的生长需要,因此需要翻盆换土。换土要根据不同花木种类的不同生长期来定,一般二三年进行一次。
4、 兰花分盆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是掌握分盆时间,一般在花后休眠期进行。春季开花的兰花,在9月下旬至11月或新芽萌动以前分盆;夏、秋开花的兰花,要在4月上旬到下旬进行。二是洗净根、叶栽种,在盆土充分干燥后,轻轻取出植株,除去泥土,剪除烂根、断根,用清水洗净根、叶,晾干待兰根变软后,用剪刀在空隙大的假鳞茎处剪开,剪口涂上木炭粉或硫磺粉(以防病菌感染),然后再种。三是苗根要与盆土密接。种时将新芽向外,以利生长。上盆时将植株放在盆中间,使根分布均匀。一手握苗,一手填入培养土,边填土边摇动花盆,使根与土密接。四是浇透水,上盆后浇透水,放在避风稍阴湿处,以后适当控制水量,直到新芽萌动。
5、 怎样掌握家庭盆栽花木的浇水?
一是了解不同类花卉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所需水分多少的习性。二是看当时天气阴晴、温度与湿度高低,花木植株大小、花盆种类、盆土质地与干湿程度等情况来掌握浇水。三是要浇透水,盆花需要水分时,浇水量应以盆表土到盆底土上下一致湿润为度,切忌上湿下干。四是掌握水温与土温接近。按季节不同安排浇水时间:春、秋两季在上午10时前,夏季在上午8时前,冬季在下午2时。

6、 咬食叶片的蓑蛾(皮虫)如何防治?
少量的在结茧后用手摘去虫囊,剥出成虫喂鸡、鸟。幼虫危害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洒。
7、 在仙人掌、蟹爪兰、昙花、令箭荷花等茎、叶上的仙人掌蚧,如何防治?
在若虫孵化期喷施25%亚胺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剂2000倍液喷洒。家庭养花少量的可用旧牙刷浸肥皂洗除。
8、 怎样给仙人掌类植物施肥?
如果盆土比较肥沃,在仙人掌类植物生长旺季,每月追施一次充分发挥酵的豆饼液肥(注意薄肥多施,每次用肥20%加水80%)。为使开花更加繁茂秀丽,孕蕾前最好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温度偏低或过高以及仙人掌休眠期,都不可施肥。
9、 怎样使仙人掌类植物安全过冬?
冬季要移入室内防寒保暖,注意控制水量,盆土越干燥越耐寒。室温一般保持在
15℃ 左右仍能生长,青翠可爱,有的还能绽开花朵。家庭中可放在玻璃框内或塑料简棚内越冬。如果室温较低,仙人掌类处于休眠状态,在休眠期间仍应给予阳光,如果始终放在阴处,开春后会因突然遇强光而容易灼伤。
10、怎样掌握好仙人掌类植物的浇水?
仙人掌类植物耐干旱,但决不能认为它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求干燥的环境。如果不给它们合理浇水,会引起植株皱缩衰老。华中地区11月至翌年3月是休眠期,应节制浇水,二星期左右浇一次即可。4-10月的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气温越高,浇水量越大,但必须排水良好,不能积水。浇水时对某些顶部凹进的球形种类,注意不要将水倾注在凹处,以防造成生长点的腐烂。另外对一些有纤细长毛的种类,注意不要将水溅到长毛上影响美观。
11、仙人掌类植物扦插成活的关键在哪里?
一是土壤要很疏松,可用粗沙、锯末等作扦插土,这些材料间隙大,透水、透气,有利发根:二是切下的部分作插穗,插穗要阴干10天左右,待切口处表层长出一层愈伤组织再扦插。否则切口处极易感染、腐烂。三是湿度宜掌握在25℃左右时扦插,有利发根。扦插的土壤要有一定湿度,不能过于潮湿,否则容易引起切口腐烂。
12、怎样使紫薇年年开花繁茂?
紫薇的习性是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沃。耐旱,怕涝。萌蘖性强。要使紫薇年年开花繁茂,除在每年落叶后及开花前各施一次有机质混合肥料外,主要是注意修剪,除修去枯枝、病枝外,因为紫薇的花芽在当年生枝条上形成,可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动前剪去一年生老枝,使重新萌发壮枝而开花繁茂。
13、山茶花怎样扦插繁殖?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湿度较大温度不太高的时候扦插。插穗选用当年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光滑、节间2-2.5厘米,长10厘米的枝条,每穗要有1-3片顶叶。家庭养花少量繁殖可用山泥、培养土、蛭石、珍珠岩等排水性、透气性强的扦插土,进行盆插。插后放在荫凉、通风处,浇透水,经常保持床土湿润,干燥时每天向叶面喷雾3-4次,三星期后即可生根。

14、菊花在什么时候扦插?怎样扦插繁殖?
一般在5-6月扦插。从隔年老株萌发的新枝(当年生嫩枝)上剪取长约8-10厘米、具2-4节的枝梢,最下的一节(叶基)下面0.2厘米处平剪,去掉下半段叶片,上端叶片剪去一半,插入盆土中深约为插条全长的1/3。插后压紧扦条基部泥土,浇透水,将花盆放在蔽处。以后每天早晚适量喷水,一周后可略见早、晚阳光,半个月后再略增加光照时间,20天后开始生根,一个月后再施以薄肥。
15、怎样养护吊兰?冬季如何管理?
吊兰喜温暖、湿润及半阴处,不耐干旱。家养吊兰夏季要避日晒,白天放在室内观赏。有条件晚上放室外避风处(但要通风)。据生长情况,春季4月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换盆后放半阴处。土壤要求疏松和富含腐殖质并排水良好,土壤过湿过干都会造成枝叶黄枯。平时可常用清水喷浇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湿润。冬季要放在 15℃左右室内培养,免受冻害。
16、仙客来开过花后,球茎还有用吗?能使它来年再开花吗?
按理说,仙客来的球茎花后仍可保留,继续栽培。但要使它来年长好再开花的可能性只有50%。如愿意留的话,可在春季花谢后,即控水直至植株上部枯萎。然后将球连盆置藏室外阴凉处,一个月仅浇两次水。7月或8月翻盆,继而逐渐增加浇水量,并移置光亮处(但不是阳光下)。依此经4-6周养护,仍不见仙客来有旺盛的生长,就只好舍弃了。
17、花叶万年青有毒吗?能种在水里吗?
如果嚼咬花叶万年青的茎,它的汁液会使你一段时间不能说话,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毒性。花叶万年青可养在水里,并能发根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但最好种在土壤里(配比:2份腐殖质,1份砂或蛭石),才能得到正常的养分供应。
18、什么时候能将室外发育健壮的常春藤枝条剪下繁殖,做冬季室内观叶植物用。
雨季后,当常春藤枝条内水分充足时剪下,插穗每段长18-25厘米,放在肥皂水里洗一下,去掉插穗1/3以下的叶片(否则浸于水中易使水质变腐变坏),将插穗1/3深浸入一桶水中,置于阴处,自然湿度即可。8月水插的常春藤比秋冬插的发根要快。
19、室内观叶蕨类植物叶子变黄是什么原因?
阳光光照太多,肥分太少或空气中太干燥以及浇水过多过少都会造成蕨类叶发黄。蕨类性喜光亮处,但不宜在阳光下生长。生长旺期,每3-4周施一次均衡的薄液肥。部分蕨类,如波斯顿蕨、雀巢蕨、铁线蕨等需要较高的湿度才能生长良好。
20、波斯顿蕨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怎样繁殖?
波斯顿蕨宜富腐殖质的疏松园土(配制:2份砂壤土,2份腐殖质土,1份砂或蛭石)。在温度12-17℃,光线充足但无阳光环境下生长为好。波斯顿蕨用分株法繁殖较难,而用匍匐茎压条繁殖生根较易。
21、蕨类植物究竟需浇多少水才合适?
蕨类植物性喜空气湿润的环境,而大多数家庭环境干燥。因此培养阴生蕨类植物,平日需以多浇水来补充湿度。一般每日用细孔喷壶对蕨类喷洒微温水,同时可驱掉害虫。此外,每星期用浸灌法浇一次透水,确保盆底根系有充足水分。还可把盆置于盛有卵石与水浅盘上,使盆栽蕨类植物的盆底保持润温。
22、家庭养花能自制肥料吗?怎样自制肥料?
可以把日常拣剩下来的菜叶、菜根、豆壳、瓜果皮、鱼鳞、鱼肚肠、鸡、鸭、蟹、虾剩骨残渣、变质的黄豆、花生米等收集起来加上淘米水,浸泡在缸内或坛内密封,待发酵腐烂后,加清水施用。这是含氮、磷、钾很好的有机肥料。或是将吃剩的豆腐浆或牛奶残汁,以及蛋壳中洗刷下来的蛋清,用水稀释冲淡后再施入盆中。
23、怎样水养石菖蒲?
菖蒲喜阴好湿,从这点讲水养比泥栽为佳,但水养时只能浸根,不可浸叶,最好将其置于花阴之中,使其承风受露,又勿使日光曝晒。入夏气候炎热,除有来客观赏外,应将石菖蒲水盆终日置于花阴间,避免炎热消耗养分。
水养最好是大块老根,以老根高出泥面蜿蜒如龙行者最佳,但不易觅得。零星的小株菖蒲可将之纠结成团,再以棕榈皮包裹放置水盆之中即可,但小株菖蒲根须甚短,成团、包裹均不易,可用漆包线将这些石菖蒲连串成团(注意:不可伤其老根),再在四周用漆包线围上数圈,虽经水浸石压也不易脱散。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