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3月02日

王莲是属于睡莲科的一种植物,王莲既能够观叶也能够观花,并且观赏时间长达240天左右,是非常好的水生观赏植物,许多人看到王莲都会流连忘返。那么适合在水域栽培的王莲有什么作用,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详细说道说道!

王莲有什么作用和价值
1、观赏价值
王莲虽然不是四季常青的一种植物,但是其在温暖季节能够长出硕大的叶片,小孩子能够坐在叶片上拍照。并且观叶时间能够有150天,而王莲的花期更是为90天,而且花朵硕大不下于莲花,叶片和花朵可以说是极具观赏价值,而且王莲的养殖方法并不难,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条件罢了。
2、水域美化
王莲作为一种浅水域植物,能够生长在比较浅的湖泊之中,在一些有观赏湖的公园之中,能够养护王莲,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都能够看到王莲硕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花期还能够开出白色的花朵。
如果和睡莲进行搭配养护,那更是美不胜收,并且王莲还能净化观赏湖水体,让观赏湖中的水更加的清澈。所以王莲已经成为了园林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于是水井中比较珍贵的观赏花卉,我们应该好好保护。

3、商业价值
现今的许多园林渐渐变得商业化,人们想去一些好看的园林可是要购买门票的,而王莲作为水域美化的必备植物。为不少收费园林吸引来了不少的游客,并且还可以开展在王莲叶片上拍照的商业活动,对园林经营者来说价值极大。
4.净化空气
虽然王莲只是在温暖的季节长出来,但是王莲在展现自己美的时候,依旧在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净化地球的空气。可能不如陆地上一些常青植物的作用大,但是王莲能够净化水体的作用是别人没有的。

王莲有什么作用和价值
1、观赏价值
王莲虽然不是四季常青的一种植物,但是其在温暖季节能够长出硕大的叶片,小孩子能够坐在叶片上拍照。并且观叶时间能够有150天,而王莲的花期更是为90天,而且花朵硕大不下于莲花,叶片和花朵可以说是极具观赏价值,而且王莲的养殖方法并不难,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条件罢了。
2、水域美化
王莲作为一种浅水域植物,能够生长在比较浅的湖泊之中,在一些有观赏湖的公园之中,能够养护王莲,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都能够看到王莲硕大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花期还能够开出白色的花朵。
如果和睡莲进行搭配养护,那更是美不胜收,并且王莲还能净化观赏湖水体,让观赏湖中的水更加的清澈。所以王莲已经成为了园林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于是水井中比较珍贵的观赏花卉,我们应该好好保护。

3、商业价值
现今的许多园林渐渐变得商业化,人们想去一些好看的园林可是要购买门票的,而王莲作为水域美化的必备植物。为不少收费园林吸引来了不少的游客,并且还可以开展在王莲叶片上拍照的商业活动,对园林经营者来说价值极大。
4.净化空气
虽然王莲只是在温暖的季节长出来,但是王莲在展现自己美的时候,依旧在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净化地球的空气。可能不如陆地上一些常青植物的作用大,但是王莲能够净化水体的作用是别人没有的。
0
0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3月02日

一种块头儿不大的绿色植物,非常适合在家里种植。它的生命力也是很强的,比较好养活。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鸭脚木,其实都一样都是一张大脚子蹼的样子。其实它的叶子就是簇在一起像一张鸭子的大脚蹼子,所以这个名字还是很形象的。

1、上盆、换盆/施基肥
刚买回来的幼苗在上盆的时候,应该在花盆的底部施入基肥,比如家畜粪等等效果就会非常好,也可以用有机肥混在土壤中作为基肥。每1-2年换盆的时候,也应该施入基肥,方法和上盆时相同。
2、春秋两季/施液肥
春秋两季是鸭脚木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时鸭脚木怎么施肥才正确?答案是每个月施一次液肥,以肥效比较慢的有机肥为主,必须包含氮、磷、钾等等元素,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3、夏季施肥/少施氮肥
夏天要根据气候条件来施肥,如果温度超过30度以上,施肥应该尽量减少,可4-5周施一次肥,如果温度低于30度,可以每2-3周施一次肥,要少施氮肥,避免叶子偏绿,而导致像斑叶类的品种叶片上斑块颜色变淡。

4、冬季施肥/停止施肥
通常情况下,冬季是不需要给鸭脚木施肥的,如果大量施肥可能导致土壤大面积的硬化,对于春季鸭脚木恢复生长是不利的,可以适量浇水避免土壤板结即可,切勿乱施肥。
鸭脚木施肥多了咋办
施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肥料浓度过高,如果浓度过高或者施肥太多,会导致部分叶片、茎干营养过剩而发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肥害现象,对鸭脚木的生长危害巨大。
当施肥过多时,我们可以在根部的周围的土壤中埋入一些白菜、萝卜种子,让这些种子吸收土壤中过多的养分,等到种子发芽后将它们拔出即可。如果依然无效则需要更换土壤。

1、上盆、换盆/施基肥
刚买回来的幼苗在上盆的时候,应该在花盆的底部施入基肥,比如家畜粪等等效果就会非常好,也可以用有机肥混在土壤中作为基肥。每1-2年换盆的时候,也应该施入基肥,方法和上盆时相同。
2、春秋两季/施液肥
春秋两季是鸭脚木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时鸭脚木怎么施肥才正确?答案是每个月施一次液肥,以肥效比较慢的有机肥为主,必须包含氮、磷、钾等等元素,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3、夏季施肥/少施氮肥
夏天要根据气候条件来施肥,如果温度超过30度以上,施肥应该尽量减少,可4-5周施一次肥,如果温度低于30度,可以每2-3周施一次肥,要少施氮肥,避免叶子偏绿,而导致像斑叶类的品种叶片上斑块颜色变淡。

4、冬季施肥/停止施肥
通常情况下,冬季是不需要给鸭脚木施肥的,如果大量施肥可能导致土壤大面积的硬化,对于春季鸭脚木恢复生长是不利的,可以适量浇水避免土壤板结即可,切勿乱施肥。
鸭脚木施肥多了咋办
施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肥料浓度过高,如果浓度过高或者施肥太多,会导致部分叶片、茎干营养过剩而发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肥害现象,对鸭脚木的生长危害巨大。
当施肥过多时,我们可以在根部的周围的土壤中埋入一些白菜、萝卜种子,让这些种子吸收土壤中过多的养分,等到种子发芽后将它们拔出即可。如果依然无效则需要更换土壤。
0
2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3月02日

子持莲华是景天科瓦松属的多肉植物,子持莲华的名字也生动的表达了它的外形特征,也有人称其为“子持年华”,这其实是读音相近的一种误传。子持莲华的饲养难度并不高,露养都不用过多担心,并且也是一种度夏比较轻松的多肉植物。那么这种外形非常漂亮有特点的多肉植物应该如何饲养呢?

一、浇水
子持莲华在春秋生长季,可以给予其足够的水分,配土接近干透就可浇透一次水,夏季温度过高或冬季温度过低,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应注意控水(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的时候,叶子会包裹起来,底部叶子干枯)。浇水的时间可选择冬季临近中午较暖和的时间段和夏季下午或者晚上较为凉爽的时间段。
二、光照
夏季超过30℃可半遮阴,少量光照维持其紧凑姿态,如温度过高,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可放置于散光明亮处养护。生长季节可半日照或全日照,充分的光照可以让子持莲华株型紧凑,叶子呈短短的半圆形,光照不足子持莲华株型会松散,叶与叶之间的距离拉长,叶子的形状也会从半圆形偏向于长卵形。
三、缓苗
网购回来的子持莲华,缓苗期间可用潮土种下(湿度可等同拧干的湿毛巾,越干越好)将子持莲华放在明亮通风处,可以等待子持已经开始萌发新叶子(根系长好的特征之一),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一开始光照太强,容易造成子持莲华根系没长好,一直长不大。
四、度夏与越冬
夏季温度上35℃,可将子持莲华至于明亮无直射光处,加强通风,少量浇水,浇水时间可选择晚上,如果子持莲华的叶片包裹起来了,就是进入休眠期了,要注意减少浇水的量。夏季结束后,等子持莲华叶片摊开,进入生长期,再逐渐增加光照。冬季温度不低于0℃,子持莲华一般都能继续生长,再低则要搬进室内越冬,尽量选择向阳的室内,可适量减少浇水的量。
五、子持莲华的繁殖方式
子持莲华容易抽生出许多小崽,繁殖的时候只要将侧芽(尽量选择已生根的)剪下,种入土壤中即,种下后置于散光处养护,等根系长得差不多了,再接受光照。子持莲华本身叶薄,叶插很难成活。

六、子持莲华开花小贴士
因为子持莲华开花的样子,就像是戴了个与自己身形很不相称的高帽,因此也有个俗称Dunce Cap,笨蛋帽子。子持莲华开花后会死去,心疼的花友可在其有开花之态时,将其花茎彻底剪掉,逼迫其长小崽。事实上子持莲华开花母株死掉的同时,往往已遗留下了许多子孙,因此也没必要太纠结。
子持莲华在春季非常容易爆棚,这个时候会抽生出许多小头,所以春季也是子持莲华最漂亮的时候,但是饲养子持莲华的配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透气性以及排水性能良好的土才能让子持莲华养的更好。

一、浇水
子持莲华在春秋生长季,可以给予其足够的水分,配土接近干透就可浇透一次水,夏季温度过高或冬季温度过低,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应注意控水(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的时候,叶子会包裹起来,底部叶子干枯)。浇水的时间可选择冬季临近中午较暖和的时间段和夏季下午或者晚上较为凉爽的时间段。
二、光照
夏季超过30℃可半遮阴,少量光照维持其紧凑姿态,如温度过高,子持莲华进入休眠期可放置于散光明亮处养护。生长季节可半日照或全日照,充分的光照可以让子持莲华株型紧凑,叶子呈短短的半圆形,光照不足子持莲华株型会松散,叶与叶之间的距离拉长,叶子的形状也会从半圆形偏向于长卵形。
三、缓苗
网购回来的子持莲华,缓苗期间可用潮土种下(湿度可等同拧干的湿毛巾,越干越好)将子持莲华放在明亮通风处,可以等待子持已经开始萌发新叶子(根系长好的特征之一),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一开始光照太强,容易造成子持莲华根系没长好,一直长不大。
四、度夏与越冬
夏季温度上35℃,可将子持莲华至于明亮无直射光处,加强通风,少量浇水,浇水时间可选择晚上,如果子持莲华的叶片包裹起来了,就是进入休眠期了,要注意减少浇水的量。夏季结束后,等子持莲华叶片摊开,进入生长期,再逐渐增加光照。冬季温度不低于0℃,子持莲华一般都能继续生长,再低则要搬进室内越冬,尽量选择向阳的室内,可适量减少浇水的量。
五、子持莲华的繁殖方式
子持莲华容易抽生出许多小崽,繁殖的时候只要将侧芽(尽量选择已生根的)剪下,种入土壤中即,种下后置于散光处养护,等根系长得差不多了,再接受光照。子持莲华本身叶薄,叶插很难成活。

六、子持莲华开花小贴士
因为子持莲华开花的样子,就像是戴了个与自己身形很不相称的高帽,因此也有个俗称Dunce Cap,笨蛋帽子。子持莲华开花后会死去,心疼的花友可在其有开花之态时,将其花茎彻底剪掉,逼迫其长小崽。事实上子持莲华开花母株死掉的同时,往往已遗留下了许多子孙,因此也没必要太纠结。
子持莲华在春季非常容易爆棚,这个时候会抽生出许多小头,所以春季也是子持莲华最漂亮的时候,但是饲养子持莲华的配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透气性以及排水性能良好的土才能让子持莲华养的更好。
0
1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3月02日

蒂亚是多肉植物中的一个品种,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绿焰,虽然它有个别名叫做绿焰,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蒂亚这种多肉植物是绿色的,相反蒂亚这种多肉植物,其实是火红色的。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想要蒂亚多肉变红的几点要素!

1、光照和温度
想要蒂亚多肉变红,光照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只有接受充足光照的蒂亚多肉才会变红,所以在春夏秋季必须将蒂亚多肉放置在能够阳光直射的地方。当然夏季中午的阳光太烈,这个时候不能被暴晒,有可能出现晒伤。
而温度的变化也是蒂亚多肉叶片变红的重要一点,在春秋季蒂亚多肉进行全日照,这个时候蒂亚的昼夜温差将会出现差别,一般为6~10℃。温差越大蒂亚多肉的叶片越红,当温度低于10℃的时候,蒂亚多肉的叶片更是会迅速的变红。
所以许多花主在养护自己的蒂亚多肉,总觉得自己的蒂亚是绿油油的,这完全就是因为花主将蒂亚多肉放置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养护,并且昼夜温差变化不是很大,自然蒂亚就不会变的那么的红了。

2、浇水和施肥
蒂亚多肉不红为什么?蒂亚的浇水和施肥也影响着其是否能变红,首先浇水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在夏天的时候应该选择太阳落山后进行洒水,而到了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则是选择在中午之前进行洒水,洒水的时候保持盆土湿润就可以了。
这样就能够保证蒂亚多肉的颜色向红色的方面发展,到了秋末和冬季就需要减少浇水量了,并且浇水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每天气温最高的时候进行。这样在秋冬才能够维持蒂亚的叶片是红色的,而不会是绿油油的。
施肥也是蒂亚多肉变红的一个关键点,首先蒂亚的盆土就需要疏松透气,然后里面铺上基肥,然后在日常施肥中,可以一个月一次。每次和水混合施加,让抵押根部充分吸收,然后按照蒂亚多肉的养护方法去养护,等到秋冬季节,蒂亚才有足够的能量变得红红的。
结语:其实蒂亚多肉不红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光照充足,夜晚温差打就能够让蒂亚变得红火火的。只要按照以上的说法来养护蒂亚,花主的蒂亚像不红都难,除非你养护的不是蒂亚多肉!

1、光照和温度
想要蒂亚多肉变红,光照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只有接受充足光照的蒂亚多肉才会变红,所以在春夏秋季必须将蒂亚多肉放置在能够阳光直射的地方。当然夏季中午的阳光太烈,这个时候不能被暴晒,有可能出现晒伤。
而温度的变化也是蒂亚多肉叶片变红的重要一点,在春秋季蒂亚多肉进行全日照,这个时候蒂亚的昼夜温差将会出现差别,一般为6~10℃。温差越大蒂亚多肉的叶片越红,当温度低于10℃的时候,蒂亚多肉的叶片更是会迅速的变红。
所以许多花主在养护自己的蒂亚多肉,总觉得自己的蒂亚是绿油油的,这完全就是因为花主将蒂亚多肉放置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养护,并且昼夜温差变化不是很大,自然蒂亚就不会变的那么的红了。

2、浇水和施肥
蒂亚多肉不红为什么?蒂亚的浇水和施肥也影响着其是否能变红,首先浇水的时间一定要注意,在夏天的时候应该选择太阳落山后进行洒水,而到了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则是选择在中午之前进行洒水,洒水的时候保持盆土湿润就可以了。
这样就能够保证蒂亚多肉的颜色向红色的方面发展,到了秋末和冬季就需要减少浇水量了,并且浇水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每天气温最高的时候进行。这样在秋冬才能够维持蒂亚的叶片是红色的,而不会是绿油油的。
施肥也是蒂亚多肉变红的一个关键点,首先蒂亚的盆土就需要疏松透气,然后里面铺上基肥,然后在日常施肥中,可以一个月一次。每次和水混合施加,让抵押根部充分吸收,然后按照蒂亚多肉的养护方法去养护,等到秋冬季节,蒂亚才有足够的能量变得红红的。
结语:其实蒂亚多肉不红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光照充足,夜晚温差打就能够让蒂亚变得红火火的。只要按照以上的说法来养护蒂亚,花主的蒂亚像不红都难,除非你养护的不是蒂亚多肉!
0
1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3月01日

王莲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统称。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有直立的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白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并以它娇容多变的花色和浓厚的香味闻名于世。夏季开花,单生,浮于水面,初为白色,次日变为深红而枯萎。

育苗
经催芽的初生幼苗,约20天后,生有2片叶,3-5条根时,便开始移植上盆进行育苗。先发芽的先移植,一般用口径为10厘米左右的小盆,内装较细的泥和少量砂土(砂土覆盖泥土),不宜过满,每盆一株。栽植深度以种壳略高出土面为宜,正放入温水中,使叶片浮在水面上。整个过程时间不宜过长,因幼苗离水5小时便死亡。上盆后,幼苗平均每4-5天长出一片新叶,根系生长也相当快。当根系伸出小盆时,就要重新移栽。取一个口径为30-40厘米的盆,用2kg左右蹄片和一些饼肥、畜粪作基肥,与塘泥混和放入盆中。移栽时,应连苗带土倒入缸中,探度以苗带土面与盆中土面相平为宜,水位高度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
定植
当露天池水温度在18℃以上时,便可移栽。由于王莲属喜阳性水生花卉植物,因此,选池应取向阳、避风处,以保证王莲池有充足的光照,从而提高水温。移植途径有两种。一种为直接移栽在池塘中,一般一整株王莲占塘约30㎡。移栽前必须抽干池水,清洁水池,安设排灌装置,控制水位。另一种为间接移栽,先把幼苗栽入缸中,再把缸放进池塘。
对土壤的选择。王莲喜微酸性至中性的肥沃土壤,一株需土1.5-2立方米。入塘前必须施足底肥,最好以绿肥为主。用缸栽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叶花的生长。施基肥时,应将适量塘泥、复合肥以及3kg左右的蹄片伴和,再加一些粪、饼之类,这样还可使土壤疏松。
带土将苗移植在池幼和缸中,移植深度似苗带土而与外围土面相平为宜,然后在上面盖2-3厘米细砂,保持水位高出泥土10-15厘米。
管理
王莲从幼苗开始,要经历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实期。营养生长期包括幼苗期,速生期,这几个时期为王莲生长的重要时期,必须精细管理。在定植的同时,应准备覆盖薄膜.起初,幼苗在露地中适应性不强,白天与夜晚温差大,遇上阴雨可能烂叶,所以薄膜应在I店天翻开,阴雨天和夜问狡盖,持续到6月中旬为止。
追肥
在定植后。幼苗期还剩25天左右的时间里,应每10天追肥一次,以复合肥为主。到速生期时,叶径日均增长量为20厘米,平均每3-4天生一片叶,此时应每5天追一次肥。开花后,由于天气炎热,温度高,植株生长旺盛,开花现若率高。施肥时可用带孔的薄膜小袋装20克左右速效磷肥埋入离权不远的地方,入泥深约10厘米,每次退肥时要改换位置,以利根系平衡发育。
水位
注水深度与王莲发育相当有关。王莲是浅水水生植物,水位一般不超过植株茎顶端0.4m,水位变化幅度也应控制在0.3m以内,睛天宜多,阴天宜少。在移植后的幼苗期,应以苗的生长状况来调节水位。
光照
春天,在温室培育时,阳光不充足,可在距苗1.5米的上方安装100w的电灯,增加光照强片和光照时间。在池内应经常清除缠绕王莲叶花的水中植物,如青苔,水绵、浮萍等。随时剪去植株上衰烂的老叶,保持池水清洁,并空出水面让新叶生长。
贮藏
当王莲开花后,幼果缩入水中发育,一般需40-50天成熟。成熟后,果皮开裂,种子外逸分散。为收种方便,应在果实未开裂前,用尼龙袋套住果实,待成熟后连袋收获。
王莲种子离水后,很快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必须用湿藏法来贮藏。

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一是泥浆贮存法,将塘泥加水与种子拌和装入瓶中密封,置于温室或池塘底下,此法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为60%多;
二是清水贮藏法,将种子放入瓶中,用水淹没,放在温度为10-15℃的温瓶中,每天换水一次,翌年播种,发芽率可达80%。

育苗
经催芽的初生幼苗,约20天后,生有2片叶,3-5条根时,便开始移植上盆进行育苗。先发芽的先移植,一般用口径为10厘米左右的小盆,内装较细的泥和少量砂土(砂土覆盖泥土),不宜过满,每盆一株。栽植深度以种壳略高出土面为宜,正放入温水中,使叶片浮在水面上。整个过程时间不宜过长,因幼苗离水5小时便死亡。上盆后,幼苗平均每4-5天长出一片新叶,根系生长也相当快。当根系伸出小盆时,就要重新移栽。取一个口径为30-40厘米的盆,用2kg左右蹄片和一些饼肥、畜粪作基肥,与塘泥混和放入盆中。移栽时,应连苗带土倒入缸中,探度以苗带土面与盆中土面相平为宜,水位高度应保持在10厘米左右。
定植
当露天池水温度在18℃以上时,便可移栽。由于王莲属喜阳性水生花卉植物,因此,选池应取向阳、避风处,以保证王莲池有充足的光照,从而提高水温。移植途径有两种。一种为直接移栽在池塘中,一般一整株王莲占塘约30㎡。移栽前必须抽干池水,清洁水池,安设排灌装置,控制水位。另一种为间接移栽,先把幼苗栽入缸中,再把缸放进池塘。
对土壤的选择。王莲喜微酸性至中性的肥沃土壤,一株需土1.5-2立方米。入塘前必须施足底肥,最好以绿肥为主。用缸栽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叶花的生长。施基肥时,应将适量塘泥、复合肥以及3kg左右的蹄片伴和,再加一些粪、饼之类,这样还可使土壤疏松。
带土将苗移植在池幼和缸中,移植深度似苗带土而与外围土面相平为宜,然后在上面盖2-3厘米细砂,保持水位高出泥土10-15厘米。
管理
王莲从幼苗开始,要经历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实期。营养生长期包括幼苗期,速生期,这几个时期为王莲生长的重要时期,必须精细管理。在定植的同时,应准备覆盖薄膜.起初,幼苗在露地中适应性不强,白天与夜晚温差大,遇上阴雨可能烂叶,所以薄膜应在I店天翻开,阴雨天和夜问狡盖,持续到6月中旬为止。
追肥
在定植后。幼苗期还剩25天左右的时间里,应每10天追肥一次,以复合肥为主。到速生期时,叶径日均增长量为20厘米,平均每3-4天生一片叶,此时应每5天追一次肥。开花后,由于天气炎热,温度高,植株生长旺盛,开花现若率高。施肥时可用带孔的薄膜小袋装20克左右速效磷肥埋入离权不远的地方,入泥深约10厘米,每次退肥时要改换位置,以利根系平衡发育。
水位
注水深度与王莲发育相当有关。王莲是浅水水生植物,水位一般不超过植株茎顶端0.4m,水位变化幅度也应控制在0.3m以内,睛天宜多,阴天宜少。在移植后的幼苗期,应以苗的生长状况来调节水位。
光照
春天,在温室培育时,阳光不充足,可在距苗1.5米的上方安装100w的电灯,增加光照强片和光照时间。在池内应经常清除缠绕王莲叶花的水中植物,如青苔,水绵、浮萍等。随时剪去植株上衰烂的老叶,保持池水清洁,并空出水面让新叶生长。
贮藏
当王莲开花后,幼果缩入水中发育,一般需40-50天成熟。成熟后,果皮开裂,种子外逸分散。为收种方便,应在果实未开裂前,用尼龙袋套住果实,待成熟后连袋收获。
王莲种子离水后,很快丧失发芽能力,因此,必须用湿藏法来贮藏。

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一是泥浆贮存法,将塘泥加水与种子拌和装入瓶中密封,置于温室或池塘底下,此法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为60%多;
二是清水贮藏法,将种子放入瓶中,用水淹没,放在温度为10-15℃的温瓶中,每天换水一次,翌年播种,发芽率可达80%。
0
0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2月29日

王莲是一种水生观赏植物,一般很少有人进行私人养护,基本上是园林水域的观赏植物,并且王莲的养殖方法比陆地观赏植物要难一些,自然繁殖方法也跟陆地植物有些区别。那么王莲怎么繁殖后代的?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王莲怎么繁殖后代

分株
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要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分球
某些花卉的地下部分有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这些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在地下生长了一年后,它的周围会长出小球来的,把这些小球分下来种植就行了,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只是要注意,在栽种时,不要把小球种得太深:通常盖土的厚度不要超过球径的一倍。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王莲怎么繁殖后代

分株
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要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分球
某些花卉的地下部分有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这些鳞茎或者球茎、块茎、块根等在地下生长了一年后,它的周围会长出小球来的,把这些小球分下来种植就行了,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只是要注意,在栽种时,不要把小球种得太深:通常盖土的厚度不要超过球径的一倍。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0
0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2月29日

鸭脚木又叫鸭脚木。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鸭脚木的叶子反转后的形状像鹅掌。鸭脚木的花语为:自然、和谐。因为鸭脚木有坚韧的生长力,适应能力很强。具有热带丛林的气息,呈现出豪华富丽的景象,给人欣欣向荣、大地新生的感觉,让人生活变得乐观向上。

一、鸭脚木虫害
1、红蜘蛛
它属于叶螨科的害虫,能够危害世界上110多种植物,其中就包括鸭脚木,主要危害的是植株的叶片,幼虫会从叶片中吸食汁液,成虫之后繁殖非常快,还会沿鸭脚木的茎干转移到其他枝条上继续危害。
防治办法:一般会使用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5%尼索朗乳油1500倍、10%天王星乳油3000倍等等进行喷洒,如果想降低红蜘蛛对于药物的抗性,可将这三种药物交替使用。
2、潜叶蛾
成虫只有2毫米长,虽然体型很小,但是危害极大,通常为聚集在叶片边缘,造成鸭脚木的叶片边缘卷起,尤其是在幼苗阶段,潜叶蛾对植株的威胁是致命的。
防治办法:秋末的时候将旧叶、枯枝、黄叶剪掉,病发是将被害的枝叶摘除并烧毁。向叶面喷施1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倍液,每周1次,3-4周即可。
3、蓟马
会用口器刺入鸭脚木的叶片中,吸入业内的汁液,从而导致植株枯萎蔫掉,同时它还会在叶肉的组织内产卵,如果不及时的处理,蓟马会遍布植株的大部分枝叶。
防治办法:发现病叶时,将被害的枝叶剪掉集中烧毁,也可以用蓝色粘板对成虫进行诱杀,同时还可以喷施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鸭脚木常见病害
1、叶斑病
在鸭脚木的病虫害防治中,叶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它通常会在春季和秋季发生,如果鸭脚木的养殖方法不当,发病的几率是10-60%,症状是叶片出现圆形病斑,后变为不规则形,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
防治办法:定期更换土壤和花盆,换土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浇水时尽量避免叶面积水过多。使用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进行喷洒。
2、炭疽病
鸭脚木叶子边缘出现病斑,大小最初为10毫米,但是病斑会不断扩大,最终整个叶片被病斑覆盖,颜色通常为灰白色,后期病斑中还会有黑色的小斑出现。
防治办法:观测环境温度,保证温度在30度以下,并且保持环境通风,向受害的植株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般10天一次,2-3次效果会比较明显。

一、鸭脚木虫害
1、红蜘蛛
它属于叶螨科的害虫,能够危害世界上110多种植物,其中就包括鸭脚木,主要危害的是植株的叶片,幼虫会从叶片中吸食汁液,成虫之后繁殖非常快,还会沿鸭脚木的茎干转移到其他枝条上继续危害。
防治办法:一般会使用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5%尼索朗乳油1500倍、10%天王星乳油3000倍等等进行喷洒,如果想降低红蜘蛛对于药物的抗性,可将这三种药物交替使用。
2、潜叶蛾
成虫只有2毫米长,虽然体型很小,但是危害极大,通常为聚集在叶片边缘,造成鸭脚木的叶片边缘卷起,尤其是在幼苗阶段,潜叶蛾对植株的威胁是致命的。
防治办法:秋末的时候将旧叶、枯枝、黄叶剪掉,病发是将被害的枝叶摘除并烧毁。向叶面喷施1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倍液,每周1次,3-4周即可。
3、蓟马
会用口器刺入鸭脚木的叶片中,吸入业内的汁液,从而导致植株枯萎蔫掉,同时它还会在叶肉的组织内产卵,如果不及时的处理,蓟马会遍布植株的大部分枝叶。
防治办法:发现病叶时,将被害的枝叶剪掉集中烧毁,也可以用蓝色粘板对成虫进行诱杀,同时还可以喷施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鸭脚木常见病害
1、叶斑病
在鸭脚木的病虫害防治中,叶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它通常会在春季和秋季发生,如果鸭脚木的养殖方法不当,发病的几率是10-60%,症状是叶片出现圆形病斑,后变为不规则形,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
防治办法:定期更换土壤和花盆,换土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浇水时尽量避免叶面积水过多。使用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进行喷洒。
2、炭疽病
鸭脚木叶子边缘出现病斑,大小最初为10毫米,但是病斑会不断扩大,最终整个叶片被病斑覆盖,颜色通常为灰白色,后期病斑中还会有黑色的小斑出现。
防治办法:观测环境温度,保证温度在30度以下,并且保持环境通风,向受害的植株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般10天一次,2-3次效果会比较明显。
1
2
文章
Miss Chen
2020年02月29日

白花小松经过光照与温差的历练会慢慢露出红润的色彩,欲发的美观,其叶形叶色较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它还有吸收甲醛等有毒气体的功效,能净化室内的空气,非常适合在室内盆栽,现在养白花小松的人越来越多。

白花小松生长环境
白花小松性喜阳光,耐旱,耐贫瘠,稍耐半阴,不耐寒,不适宜过分潮湿的土壤和光线太弱的环境,适应性强,较容易栽培,夏季高温生长缓慢,适当增加光照。
多年生迷你多肉植物,植株矮小,分枝与叶片很短,贴在肉质茎上,叶肉质轮生,一般旋转展开,叶尖经阳光照射边缘有红色,花顶生,白色,花期一般4~5月份。
一种比较迷你的多肉植物,很适合用于其它多肉植物混搭组合,常年为绿色,日照时间增多及温差巨大的情况下会整株变为粉红色。夏季会缓慢生长,所需水分较少,极易繁殖和群生。
白花小松养殖方法
1、环境通风
白花小松适宜摆放在光线良好的室内,夏季可以适当遮阴,将其放在明亮、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开中午的强光。冬季光照较弱,将白花小松放在光照充足的窗户旁边,注意保暖。
2、浇水要求
白花小松喜欢相对干燥的环境,平时养护注意保持盆土干燥,宁干勿涝。干燥的季节可以适当的洒水增湿。春秋为生长季节,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夏季生长缓慢,经常喷水降温15~20天浇一次水。冬天家中温度适宜,适当的浇水促进生长,尽量保证盆土干燥不要积水。
3、环境温度
白花小松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8℃,不耐寒,冬季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冬季将白花小松移到室内养护 ,温度适宜可继续生长。
4、施肥
白花小松生长迅速,需肥量相对其他多肉植物较多,一般周施一次稀薄的液肥,灌根或直接喷洒叶面。
5、病虫害
病虫害极少,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即可。

白花小松注意事项
白花小松盆栽,具有一定的耐干性,勿积水,浇水土干透一定要浇透,浇水时针对底部有孔盆器可进行浸盆法进行,针对无孔植物可用小器具如勺子等进行慢慢浇水。
浇水最尽量不要积于叶片上,也要防止盆内长期积水。夏季高温要注意通风与遮荫,避免烈日暴晒,其他季节养护要给予充足阳光

白花小松生长环境
白花小松性喜阳光,耐旱,耐贫瘠,稍耐半阴,不耐寒,不适宜过分潮湿的土壤和光线太弱的环境,适应性强,较容易栽培,夏季高温生长缓慢,适当增加光照。
多年生迷你多肉植物,植株矮小,分枝与叶片很短,贴在肉质茎上,叶肉质轮生,一般旋转展开,叶尖经阳光照射边缘有红色,花顶生,白色,花期一般4~5月份。
一种比较迷你的多肉植物,很适合用于其它多肉植物混搭组合,常年为绿色,日照时间增多及温差巨大的情况下会整株变为粉红色。夏季会缓慢生长,所需水分较少,极易繁殖和群生。
白花小松养殖方法
1、环境通风
白花小松适宜摆放在光线良好的室内,夏季可以适当遮阴,将其放在明亮、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开中午的强光。冬季光照较弱,将白花小松放在光照充足的窗户旁边,注意保暖。
2、浇水要求
白花小松喜欢相对干燥的环境,平时养护注意保持盆土干燥,宁干勿涝。干燥的季节可以适当的洒水增湿。春秋为生长季节,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一般10~15天浇一次水。夏季生长缓慢,经常喷水降温15~20天浇一次水。冬天家中温度适宜,适当的浇水促进生长,尽量保证盆土干燥不要积水。
3、环境温度
白花小松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8℃,不耐寒,冬季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冬季将白花小松移到室内养护 ,温度适宜可继续生长。
4、施肥
白花小松生长迅速,需肥量相对其他多肉植物较多,一般周施一次稀薄的液肥,灌根或直接喷洒叶面。
5、病虫害
病虫害极少,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即可。

白花小松注意事项
白花小松盆栽,具有一定的耐干性,勿积水,浇水土干透一定要浇透,浇水时针对底部有孔盆器可进行浸盆法进行,针对无孔植物可用小器具如勺子等进行慢慢浇水。
浇水最尽量不要积于叶片上,也要防止盆内长期积水。夏季高温要注意通风与遮荫,避免烈日暴晒,其他季节养护要给予充足阳光
0
0